中俄边境北归候鸟与人为邻

(记者 郭佳)“每年一到这个时间,我也会像候鸟一样感知到某种提示。”三月春风起,李军俊便要启程到中俄边境的敬信湿地迎接“候鸟朋友”。”  途经敬信湿地边缘一个村庄时,围着村庄觅食的大雁吸引了李军俊的注意。

中俄边境北归候鸟与人为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3-15 10: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俄边境北归候鸟与人为邻

一群大雁在民房周围觅食李军俊摄

中新网吉林珲春3月15日电 (记者 郭佳)“每年一到这个时间,我也会像候鸟一样感知到某种提示。”三月春风起,李军俊便要启程到中俄边境的敬信湿地迎接“候鸟朋友”。

敬信湿地位于吉林省珲春市境内,隶属长白山森工集团所辖重点国有林区。李军俊在长白山森工集团任职,拍摄、宣传候鸟迁徙动态是他的工作之一。

白枕鹤在民房周围觅食 李军俊 摄

3月13日,李军俊一天之内共拍到了11只丹顶鹤、40多只白枕鹤、6只小天鹅、1000多只海鸥及数以万计的大雁。

近十年的湿地拍摄经验让李军俊轻车熟路,但一天之内拍摄到这么多种鸟类尚属首次。“往常一天拍一种都不错了,不仅是因为少,它们对人很警觉,不等你靠近就飞走了。”

途经敬信湿地边缘一个村庄时,围着村庄觅食的大雁吸引了李军俊的注意。他刚摆上摄像机,就有村民过来告诉他,“要是早点来还能看到大雁落在俺家的院子里找食儿吃嘞”。

  丹顶鹤在田地里觅食 李军俊 摄

让他颇感惊讶的是,村庄的犬吠声、来回走动的村民似乎都没有影响大雁在村旁觅食。多年来,为了拍出更自然的画面,他一般会有意识地避开村庄拍摄,不过,眼前的这一幕动摇了他的想法。

“房屋与大雁,仅隔着一道白色的栅栏,它们和村民仿佛是邻居一样,那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这大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李军俊向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

当天中午,一位村民抱着一只受伤大雁走进了珲春森林公安局敬信派出所。“在稻田地里,它就蹲那瞅我,也不飞,我一看翅膀伤了,就送过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救。”村民说。

临走前,这位村民加了派出所民警的微信,希望这只大雁救治好后给他发个视频看看。“现在参与护鸟的村民可不少了,前些天我们还一起救助过一只困在树上的虎头海雕。”该派出所所长高巍说。

位于图们江下游的敬信湿地曾因围垦、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不过,当地官方近些年对湿地的保护力度不断加码,让这处候鸟迁徙“驿站”再次百鸟争鸣。

未来一个月的时间,敬信湿地将迎来候鸟迁徙的高峰。数十万只大雁及多种珍稀鸟类将在此停歇、觅食,为漫长的迁徙之路积蓄力量。这里是它们北归之旅在中国停留的最后一站。(完)

(郭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