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今天,湖南高院发布“湖南法院2019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引导消费者积极理性维权,警醒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刑事案件包括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伪劣产品,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案件,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湖南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来源:新华网 2020-03-15 09: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 警醒经营者依法经营

湖南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湖南日报3月14日讯(记者 何金燕 通讯员 李果)网店虚假宣传洗碗机效果,法院判3倍赔偿;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9名主犯获刑15年。今天,湖南高院发布“湖南法院2019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引导消费者积极理性维权,警醒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湖南法院依法化解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纠纷,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强化源头化解,加大调解力度,支持和主动吸纳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和人员参与纠纷化解;开辟“绿色通道”,依法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加大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适用力度,提高诉讼效率;强化与行政监管的有序衔接,建立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湖南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积极稳妥审理涉及面广、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社会反映强烈的大要案。2019年以来,湖南法院依法受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共计331件,审结288件;依法受理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案件共计153件,审结127件。通过庭审直播等方式及时公布惩治犯罪成果,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完善监管制度,杜绝损害消费者权益犯罪案件的发生。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6起民事案件和4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主要包括买卖合同纠纷、产品质量责任纠纷、健康权纠纷、邮寄服务合同纠纷等案由,涉及网络购物、商品购买、人身安全保障、快递服务等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多个方面。刑事案件包括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伪劣产品,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案件,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