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抢抓农时 备战春耕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在东岸村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村民们有的在平整水田、有的在施肥、有的在运送秧苗、有的在插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广西:抢抓农时 备战春耕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2020-03-15 10: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博白3月15日电(记者庞革平)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连日来,广西博白县龙潭镇东岸村的村民们坚持战“疫”春耕两不误,抢抓农时,备战春耕。在东岸村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村民们有的在平整水田、有的在施肥、有的在运送秧苗、有的在插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3月12日,天刚蒙蒙亮,农户谢家庆便挑着秧苗来到了田间。只见他左手拿起秧托,右手飞快地从秧托中拔出秧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秧苗根部,弯下腰利索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田里。随着他的脚步不断后退,一株株秧苗有序地插入水田,形成了一条条笔直的线。嫩绿的秧苗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更显勃勃生机。

“我们家种了5分多的水田,大概能收成500斤稻谷。”农户谢彬在插秧空隙时说,自家的水田面积不大,平时就是夫妻俩在“折腾”。说话间,谢彬的妻子已经从自家育秧地里用粪箕挑着一担秧苗走到了跟前,只见他妻子把秧苗放在田埂上,戴上草帽,卷起裤管就下到田里和谢彬一起插秧。夫妻俩要赶在中午烈日高照前把秧苗插完,以保证秧苗的成活率。

“1号大棚的秧苗可以插秧了,5号大棚的秧苗还要再等等,2号大棚的秧苗是粘米,3号大棚的秧苗是糯米。”在博白县助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负责人李武海正在和开着拖拉机前来拉秧苗的农户交代注意事项。

李武海说,今年合作社承包了将近4000亩的土地,其中1200多亩用于种植水稻。为降低疫情影响,抢抓农时,合作社优先聘请500多名当地农户和贫困劳动力务工,目前已经插下秧苗1100亩,剩下的100亩预计本月16号前可以完成。

截至目前,广西农机部门共组织了90.5万台套农机具投入春耕备耕生产,同比增加8.6%,机械化耕作面积1464万亩,同比增加286万亩。预计到3月20日,广西投入春耕生产农机将超过100万台。

疫情防控期间,广西建成春耕备耕生产调动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全区各市、县农业部门做好春耕生产工作,尽力化解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截至3月12日,广西春耕备耕总进度达91.8%;广西春播春种全面展开,博白、合浦、陆川、容县、玉州、钦南、港南、宾阳、田林、万秀、银海、平南、上林、兴业、钦北、东盟经济开发区、灵山、港北等18个县(市、区)已经开始早稻插秧,已插早稻32.1万亩,同比快25.3万亩;全区春种旱地作物2238万亩,同比快307万亩;旱粮作物537.14万亩,同比快98.47万亩;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8家,已复工235家,复工率98.5%。

(庞革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