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军:战“疫”不容辞,“我也是国家力量的一份子”

3月11日,周国军在达州城区一施工工地查看通风工程设备配件(手机拍摄)。新华社成都3月14日电题:周国军:战“疫”不容辞,“我也是国家力量的一份子””  3月11日,周国军在达州城区一施工工地查看通风工程设备(手机拍摄)。

周国军:战“疫”不容辞,“我也是国家力量的一份子”

来源:新华网 2020-03-15 11: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11日,周国军在达州城区一施工工地查看通风工程设备配件(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谢佼 摄

新华社成都3月14日电题:周国军:战“疫”不容辞,“我也是国家力量的一份子”

新华社记者谢佼

在抗疫最紧要关头,一对四川达州叔侄挺身而出,自带工具千里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他们和两千余名通风工程技术员通力协作,共同创造了“火神山奇迹”。他们的名字叫周国军、周文堂。

3月11日,四川省达州市某超市外的工地,“80后”周国军又端起了中央空调部件进行安装。他告诉记者,“我只是个普通人,很有幸参与了火神山这么伟大又特别的项目建设!”

32岁的周国军曾在沿海长期从事通风工程施工,回到达州市开创自己事业,也小有名气。1月25日大年初一,他突然接到电话:“中建三局紧急招募,参建火神山医院,急缺通风工程安装人手!”

“我现在就答复你,这活儿我们来干!”周国军说。但他打了60多个电话联系工人,有的人害怕,有的村子封住了,没有人能去。他找到堂叔周文堂:“小叔,我答应了别人,不要工资,去不?”周文堂点点头。

妻子很担忧,他对妻子说:“放心,我相信国家,去支援一定会被保护好的。”堂叔也说服了堂婶,1月30日,叔侄俩在约定时间带上工具,中午1点从四川达州出发,当晚10点半赶到火神山医院中建三局工地。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集中的工地,这么自觉的工人。”周国军回忆,他们一报到就被分到1-1工作组,立即开工,急如星火,一直干到次日早上7点,眯一会儿又爬起来接着干。身边的人天南海北什么口音都有,没有一个人偷懒,连歇气抽烟的都没有。

“2月3日病人就要入住医院,所以2月2日,通风工程必须完工。大家都说,早点建成就能早点救人。”周国军向记者描述,“各工序来的全是熟手,效率特别高。我们两班倒,基本上一个班就要干12个小时,但大家都是内行,知道这样干不可能按期完成,于是下班后没人离开,都主动找活儿干,拼命干,困了就倒地板上睡一会儿,醒了又接着干。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

“冷吗?”

“冷!晚上就4摄氏度吧,发了一件军大衣,晚上睡车上会被冻醒,又把车打着取暖。”就这样,他们硬是在2日完成了既定目标,3日火神山医院接纳了第一批病人。周国军和叔叔又自愿留了下来,继续赶收尾工程,“说不怕是假的,但收尾工程总要有人来做。”

3月11日,周国军在达州城区一施工工地查看通风工程设备(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谢佼 摄

在达州老家,周国军的父亲生气了:“你自己去冒险就算了,还把你叔叔也带过去干什么!”父亲一边气,一边担忧他们的安全。家人想从火神山的直播画面上找到他们,但是工地上人太多,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我和叔叔这10天就睡在车上,没洗脸、没洗澡、没换衣服,身上味道自己都闻着臭,但没有人在意这些,他们都很尊重我们。”周国军说。

2月8日,他们完成了所有通风工程的安装。周国军不放心,8日晚又挨个紧固一遍。9日他们办好手续回家后,按要求隔离观察14天。25日,周国军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了顿热热辣辣的火锅,抱着孩子狠狠地亲了又亲。这个临时施工小组22人,这一天全部平安解除隔离。

尽管周国军叔侄提出不要工资,中建三局仍想办法把工资打到了他们的卡上。3月11日,中建三局西部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胡伟探望周国军,带来复工急需的酒精、口罩等物资,再一次向他们的壮举表示了感谢。而周国军却说:“感谢这次招募,让我一个普通人有了参与伟大建设的机会,我也是国家力量的一份子,为战胜疫情出了力,这是我的收获!”

(谢佼)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