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鄂同心:患者出院 心情似脱下防护服

2020年冬末春初,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挥别天津父老,一脚踏入荆楚。”  经过日复一日的辛苦奋战,彭秋凤在抵鄂第十天,终于迎来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第1批出院康复患者。

津鄂同心:患者出院 心情似脱下防护服

来源:北方网 2020-03-06 13: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2020年冬末春初,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挥别天津父老,一脚踏入荆楚。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下,让我们截取两位天津医生的红区掠影,再去感受津门医护与疫区病患心血相连的厚重情义。

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病毒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彭秋凤是本市第九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和她一样在武汉方舱医院展开救治的医生,每天吃早饭,不敢喝一滴水。“感觉自己穿上防护服成了超人一般。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病毒。”彭秋凤在日记中如实写道。

待到进入方舱医院的那一刻,所有的不安已全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工作。11个小时不敢吃喝,护目镜里的雾气挡住了视线,口罩闷得透不过气,防护服里热了冷,冷了又热,一层一层的汗把里面的衣服都湿了一遍,面部被口罩勒得像刀割一样疼痛,但所有医护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单是将每一位患者病史详细询问下来,已经让医生喘不过气,她表示“只要说话一多,就明显感觉缺氧,头晕头胀的不行。”

经过日复一日的辛苦奋战,彭秋凤在抵鄂第十天,终于迎来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第1批出院康复患者。“看着患者一个个期盼和信任的眼神,都会感觉自己特别的高大。看着出院的患者对回家的期盼和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激,我们只想对武汉人民说,我们会一直守护你们!”彭秋凤真诚地说。

  发挥国药优势 坚持中西医结合

自肿瘤医院第三批医疗队队员抵达武汉,已经近3周时间了。在这批医疗队中,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刘东颖负责病区里的8-9名患者,但是每次查房,除了自己负责的患者外,刘东颖也需要在“红区”进行全病区的查房,因为她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加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全程化参与。

“我们进驻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就是当地中西医结合医院,非常有利于发挥中医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刘东颖设计了中医药诊疗的“天津方案”,并不断改进完善。不同的患者都有个体差异性和有效性,不适合统一中药处方,必须坚持“一人一策”。每次查房,刘东颖都会注意观察患者主证及舌脉变化,密切观察效果,随时调整处方用药。即使不是轮值的日子,也要结合其他主管医师的医嘱和反馈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时对服用中药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近期服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自2月21日制订方案至今,病房里有80%以上的患者使用了中药汤药的个性化治疗,普遍反映良好,对免疫力提升和身体机能恢复都实现了较好的效果。

医疗队中懂中医的医生少,刘东颖的工作并不能随着轮班结束而暂停。患者情况一旦发生新的变化,刘东颖都要和主管医生重新确认中药药方,不分昼夜,刘东颖说:“我是一名党员,选择冲锋在前线,就是做好了这些准备,只要患者需要,我一直都在。”(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新报从竹 崔巧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