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生态创新城绿化工程有序进行中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生态创新城绿化工程有序进行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05 11: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挖鱼鳞坑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大家要先熟悉这里的山形,还要眼工好,挖的时候确保每一行都在一个水平线上,还必须严格按照长1.2米,宽0.7米,深0.4米,造林密度每亩不少于111株的整地标准进行……”

2月28日下午,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白虎山片的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工程项目二标段处,记者看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用卷尺测量挖好的鱼鳞坑,该工程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叮嘱验收人员要严格按照整地标准验收,为绿化造林打牢基础。  

据该项目指挥部综合部部长康发慧介绍说,目前绿化项目建设的6个标段每天有200人进场整地,计划在3月1日后将有400ー600名施工人员全部入场。虽然目前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已由一级调整为三级,兰州榆中县处于低风险区,但是工程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施工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施工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各施工单位都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大家排好队,带好口罩,保持好间距,先测量体温、登记好信息后再上山入场……”

在位于甘肃兰州榆中县清水驿乡青龙岭片的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工程项目六标段处,记者看到防疫检测点的人员正在对上山进场的工人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供水工程是确保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当天下午,在位于甘肃兰州榆中县小康营乡的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项目供水工程一标段处,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研究项目设计图,紧张有序地开展项目建设。

“我们在元月3日就进场施工,合同工期为2020年2月5日至8月2日,因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推迟了近一个月。为了争取时间,不耽误按期供水,上水工程采取倒排工期,施工队边进驻施工、边办理整地等相关手续,在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取在4月中旬完成标段输水管道铺设,保证林造到哪里我们的水就供到哪里。”甘肃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项目供水工程一标段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项目部负责人齐宏伟说。

据悉,建设甘肃榆中生态创新城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兰西城市群战略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通盘考虑省情、市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甘肃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是甘肃省加速赶超、跨越发展的大计大策、全省大事,也是继兰州新区之后又一承接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创新的战略新高地、发展新引擎。

自2018年8月甘肃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建设启动以来,截止目前,该项目完成了兴隆山大道与省道夹地327亩重点绿化区绿化,共栽植樟子松、云杉、紫叶稠李等15个品种,共计4.6万余株。完成甘肃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项目(萃英山)部分标段5500亩绿化,共栽植侧柏、云杉等乡土树种13.72万株,点播柠条4000公斤,栽植山杏、山毛桃36万株。

甘肃榆中生态创新城绿化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钱玉红表示,榆中县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紧扣“生态”和“创新”,突出“四园四创”,高质量、高标准抓好造林和供水两项基础性工作,目前造林的6个标段和供水的3个标段均已完成招投标,有序进入了施工阶段。他说,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配套功能完善、营商环境一流、创新活力迸发的“西部创新新平台,甘肃新兴增长极,兰州城市副中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由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提供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