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记者从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甘肃省贫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111万减少到17.5万,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0.9%,目前,还有395个贫困村未退出,8个深度贫困县未摘帽。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9年,甘肃省共有31个贫困县申请摘帽退出,其中国家片区贫困县30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1个。
据悉,这31个贫困县分别分布在甘肃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干旱地区、高寒阴湿地区的9个市州,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数量均占到全省的55%以上,深度贫困村占全省的60%,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甘肃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据甘肃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任燕顺介绍,从2019年9月底开始,在完整履行了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行业部门单项验收核查、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等退出程序后,已由甘肃省政府批准退出。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摘了帽就等于交了账,摘帽县绝不能出现“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换频道”现象。任燕顺表示,31个摘帽县仍有一些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部分脱贫户由于各种原因还可能返贫,虽然总体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主要领域突出问题,但还是低标准低水平的,还有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要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任务依然繁重。
下一步,甘肃将对未脱贫的8个县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级挂牌督战挂牌督战,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对已脱贫的县区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不摘考核。任燕顺强调,“要做到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贫困县摘帽后,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