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宁夏吴忠利通区农业农村局立足防疫生产两手抓,牢牢紧系“米袋子”的“安全绳”,全力抓好今年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全年农业生产打牢基础。
抓好防疫,春耕工作统筹开展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春耕生产也很重要,我们提前做好了农机检修,备足生产需要的种子、肥料、地膜等农资用品,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贵锋说道。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调配人力物力,组织2家种子经营企业、3家化肥企业和5家有机肥生产销售企业进行物资储备和调运。截止目前,全区各农资公司已储备春小麦种30万公斤、水稻种300万公斤、玉米种17万公斤,储备尿素7650吨、磷酸二氨5900吨、复合肥3600吨,有机肥储备充足,化肥价格较去年同期略低。积极为4家瓜菜种苗培育企业印发区内绿色通行证,协调各乡镇联合发放辖区农业从业人员通行证3000余份,解决辖区内农业从业人员出行问题,确保农业生产工作有序进行。及早组织相关企业检修农机具,为春季田间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全区6家农机作业公司、17家农机合作社可投入春播生产的各类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4万余台,目前已完成春播前整地15万亩以上。
提前谋划,春耕工作有序开展
农业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一头连着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梦。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期,抢抓农时至关重要。利通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春播生产提供了保障。围绕“一稳二减五优四化”,紧抓春耕备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围绕主导产业奶产业发展,坚持“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原则,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升级。围绕“草”产业做文章,走“以养带种、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之路。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升级相匹配、资源环境相协调“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调活结构、调高质量、调优品质。2020年,我区计划落实优质粮食种植面积26.84万亩;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16万亩。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肉牛存栏达到9万头。新建三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5个。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100%,关键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
技术支撑,春耕工作稳步推进
2020年,全区计划种植小麦4200亩,预计近期开始播种;计划种植玉米22.24万亩,预计4月上中旬播种;计划种植水稻4.29万亩,保墒旱直播预计3月下旬播种、播后上水预计5月初播种;大拱棚蔬菜计划种植1.1万亩,预计3月中下旬定植。结合全区种植主要作物实际,该局积极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农技培训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用好用活网络、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宣传,疫情控制后,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形式,派出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宣传、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结合我区农业生产情况,遴选春小麦、玉米、水稻、设施瓜菜等农业主导品种78个,主推技术29项,编印《利通区2020年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200册下发。同时印发春播生产安排农技简讯2期,编制2020年春播生产日程表印发。“在抓春耕备耕生产过程中,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严格要求各经营主体生产中戴口罩手套、勤洗手、不扎堆,按照防控要求做好人员登记、消毒、体温测量等工作,确保当前防疫、春播两场战役取得胜利。”利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卢耀伏说道。(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