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甘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短短几天之内,这座城市中360万人关于春节的计划全部被打乱,年夜饭取消、走亲访友取消、外出旅游取消……没人会想到,2020年的春节期间,口罩、消毒液、酒精成为家庭抢手货。
为了应对当前紧急状况,一部分工厂迅速恢复生产,在全市大部分物流、快递已经基本停滞的现状之下,货物尤其是紧急需要的消毒液等如何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成为眼下最大的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中,自从阳光公益接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抗疫项目后,为了将消毒液从郊区运送到主城区,送往兰州市各大街道,保障一线社区工作人员的基础消毒物资,阳光公益监事长杨萍每天清晨做好自我防护后便与王晓春等5 位志愿者迎着晨光,从兰州市七里河区赶往20公里外的榆中县的一家化工厂开始了一天的抗疫消毒物资保障工作。
杨萍负责联系生产厂家,找运输车辆,寻找志愿者,对接接收街道,所有工作的对接全部在1 月31日前完成。特殊时期,微型货车司机没有加价,他以成本之内的费用接了单。在全市防疫期间由于全市消毒液的用量非常大,化工厂的工人们每天早上8 点要一直工作到凌晨,即便如此,很多前来购买的单位,有时也不一定都能拿到货。杨萍为了能确保当天可以拿到货,提前一天,就和化工厂的负责人报备了需要的数量。他们抵达化工厂时,门口已经大排长队,最近要通过登记才能购买到消毒液。
疫情期间,有些返乡的工人还未回来,因此化工厂根本没有工作人员帮忙搬运和装车,他们只能自己扛,自己搬,自己装车,每次除了杨萍和志愿者,司机也会下车帮忙搬运。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原液的腐蚀性非常大,杨萍和很多志愿者的衣服上都布满白色的斑迹。
一桶原液消毒液重20公斤,第一次搬运消毒液时,杨萍白天完全感觉不到累,到了半夜,胳膊的疼痛开始发作,又酸又困,第二天胳膊完全抬不起来。杨萍不知道是忙碌麻痹了疼痛,还是自己真的练出了臂部肌肉,现在搬运20公斤的消毒液越来越轻松不费力。
在各街道,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在零度以下的大街上,忙着防控宣传,辖区巡查、张贴通知,登记造表等等工作,他们调侃说自己快成" 千手观音" 了,他们站在辖区的重要路段,负责很多小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守护着大多数人的安全,同样他们也需要有人去守护。一桶20公斤的消毒液看起来多,但是送到街道,街道再分派到各个社区,其实并不多,他们要自我防护,还要在一些重点区域喷洒,其实很快就使用完了,杨萍与志愿者们加班加点为一线人员做好消毒物资保障,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他们的安全。
由于化工厂的工作人员实在顾不上贴使用标签,杨萍需要将消毒液先存放在自家的平房小院里,并发动父母和儿子,给消毒液贴上使用标签,即便如此,他们在发放时也一定会向工作人员再嘱咐一遍,"消毒原液和水的比例要按照1:40,1份消毒液就要加入40份的水。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带好手套做好防护。"杨萍太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忙碌,从2015年,加入阳光公益以来,她一直服务于社区孤寡老人,也常常需要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打交道。很多事都要多嘱咐几遍,生怕他们忙忘了。
志愿者王晓春是一位网约车司机,杨萍发出志愿者招募之后,他和很多司机第一时间报名参与。"疫情开始,我们基本都不出门做生意,相比运送消毒液接触的人比平时乘客要少,大部分都是力气活。"他们主要负责后期运送,将贴好标签的消毒液再送往各个街道。
虽然王晓春不怕,但是毕竟自己的宝宝才6 个月,每次忙完回家必须在进门前,先用酒精从头到脚喷一遍,脱掉外衣外裤,在门口站好一会,直奔卫生间洗澡、洗衣服,做好防护之后才靠近儿子。关于这几天的感触,王晓春说:"反正我挺开心,每次听到接收的基层工作人员对我说感谢的时候,能乐好久,因为社区工作人员做的更多。我只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
杨萍与40多位志愿者,在8 天的时间运送四万公斤消毒水,送往全市25个街道,运送的工作还在继续……
"现在也是防疫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每一位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每一位市民尽量待在家里,这就是对一线工作人员最大的支持。"采访的最后,杨萍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