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发往火神山医院的信

一封发往火神山医院的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2-24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0年2月2日,兰州市940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凌告别妻子和孩子,乘着空军运输机,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之一抵达武汉,并与军队抽组的医护人员,共同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在疫情面前,马凌也是一名父亲,他离开了女儿,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

他的身后,是12岁女儿用笔写下的思念。“亲爱的爸爸 :我想你了!早上一起床,我就后悔了,应该听妈妈的话,凌晨4点去送你,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一直不断地问着妈妈,武汉有没有什么消息,直到10:10分,您给我们打了电话,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在信中,思念和遗憾相互掺杂,空荡荡的内心是父亲离家的思念,而凌晨4点的离别则是抗击疫情的诺言。

随着陆续收到妻子发来女儿写给自己的信,这个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了20余天从未叫过一声苦的男人,也红了眼眶。“夜再黑,总会迎来黎明,我们是军人,国家、老百姓有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该来的地方;我们也是医生,有病人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该来的地方……”作为目前的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的副主任,他奔忙而不能松懈,凌晨两点到五点,当女儿入梦的时候,便是父亲为之忙碌的时段。

孩子和母亲用纸笔,传达着真挚的思念,因为见字如面。父亲在前线用军人般的诺言,与疫情抗争,保障着万家灯火的安详。一封发往火神山医院的信,连接了亲情与血脉,只为春暖花开的明天。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视频和图片由中共安宁区委宣传部提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