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筑牢疫情防控宁夏“金凤堤坝”

400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筑牢疫情防控宁夏“金凤堤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2-22 20: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疫情发生以来,在金凤区的城区出入口、国省干道、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地,4000余名佩戴口罩、身着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全力协助镇、街道、村居、社区及卫生防疫部门开展执勤值守、防疫宣传、消毒清洁及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控墙”。

在金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组织和动员下,志愿者下沉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投入到防控一线协助基层工作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外来人员,协助公共区域消毒喷药……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次次贴心的服务,彰显了爱心善意,体现了责任担当,形成了强大合力。

广泛宣传强信心

金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线上线下志愿宣传。“线上”发声主要运用实践中心云平台开设疫情心理辅导、法律援助服务等,同时依托金凤区融媒体资源,制作抖音短视频,实时动态更新疫情防控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动员广大志愿者,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微信、短信、广播、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将防控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声势。

通过沿街各类电子屏、大型户外广告牌和主干街道广告牌,以及垃圾转运车和综合执法车的广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切实让群众在任何场合都记得住、用得上、不信谣、不传谣,达到预防联控的效果。累计利用辖区500余块电子屏开展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宣传,张贴公告、海报15000余张,悬挂条幅25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30万份,音频播放近千处。

红色代办聚人心

疫情期间,金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居家隔离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人群做好服务,广泛开展“红色代办”,让并肩战“疫”更有力。北京中路街道党工委创新居家隔离人员服务工作法,6个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为55个居民小区、8栋公寓楼和2栋写字楼的358户662名居家隔离人员,每户送上一瓶84消毒液、一支水银体温计和一份居家隔离服务指南,让隔离人员全面掌握隔离常识,并在居家隔离住户门口张贴温馨提示、隔离提醒条和消毒记录表,让隔离措施实打实,隔离人员安心放心。

民生花园社区党支部为保障居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吃上平价菜、放心菜,联合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瓜果蔬菜合作社配送中心推出“蔬菜配送进社区”便民服务,党员志愿者按照居民点单需求,将蔬菜按份分好,帮助搬运蔬菜,保证居民的新鲜蔬菜供应。黄河东路魏家桥村党支部组建红色家园志愿队,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红色代办服务,每天晚上逐户逐人拨打电话询问需求清单,次日早晨送货上门,并帮助清运生活垃圾和废品等,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家每户。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兴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贴心服务,让居家隔离人员感受到温暖和关爱,积极支持政府决定,为早日赢得战役胜利凝聚合力。”截至目前,金凤区2000余名党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累计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1万多人次。

志愿服务顺民心

为积极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金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和法律宣传志愿服务队,加大心理疏导和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持续进行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4名心理咨询师通过金凤区融媒体中心录制心理疏导微视频,在金凤电子快报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形成线上互动交流+线下视频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患者、居家隔离人员、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等人群排解疫情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10名专业律师通过金凤区融媒体中心录制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微视频,形成线上互动交流+线下视频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围绕不服从、不配合或者拒绝执行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决定、命令或者措施、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等违法行为以及对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讲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法治氛围、提供法治保障。

排忧解难暖人心

多措保障农业生产、销售两线措施“同轨并行”,确保疫情期间农业生产、销售不耽误,尽力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通过积极宣传防疫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做好自我保护,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有序生产。

金凤区良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通“线上+线下”多渠道,积极联系各级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开展了“爱心助农”销售接力活动。专门为辖区内蔬菜种植农户和有需求的商户成立了蔬菜销售信息微信群,农户、合作社和商超企业、文明单位等近281人加入“群聊”, 实现线上销售点对点,减少中间环节,“买家”和“卖家”直接对接农产品种类需求、价格等事宜。考虑到部分农户不会打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良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将农户的蔬菜信息进行整理,发送到蔬菜销售群里。由于微信群受众有限,工作人员还积极联系邮储银行线上超市、自治区人民医院、各大超市以及商贩等销售平台,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并通过网络媒体多方宣传,帮农业大户们齐吆喝。目前,良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帮助农户销售蔬菜30多万斤,农户实现收益50余万元。(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