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寒冬里,一个人的乡愁小站

送走4326次列车,艾世锋走向售票室,一位在俄罗斯务工的村民打电话给他,预订节后到满洲里的卧铺车票。艾世锋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小站四周的围墙上,方便大家找他买票。

【新春走基层】寒冬里,一个人的乡愁小站

来源:新华网 2020-01-25 22: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沈阳1月25日电 题:寒冬里,一个人的乡愁小站

新华社记者孙仁斌、崔师豪、吴子钰

太阳渐渐升起,积雪映着晨光,山坳里,炊烟袅袅。

早上7点多,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辽宁丹东长甸火车站站长艾世锋把红色的信号旗插在绿皮火车上,辅助列车员为即将出发的火车做安全检查。

半蹲着身子,钻到绿皮火车下,他用力撤掉“防溜铁鞋”——一种铁路专用的放置在车辆两端防滑的装置。随后,他又沿着站台快步走到车厢的另一侧,开始同样的作业。在这个长度不到200米的站台上,他循环往复了13年。

长甸站已经运营了70年,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艾世锋要兼任站长、售票员、调度员、信号员、值班员等多个工种。

每天上午9:15,艾世锋会准时在站台上站好,熟练地摇起一只绿色的旗子,指挥小站里仅有的一列绿皮火车出站。下午2:41,这列开往省会沈阳的列车准时返程,艾世锋同样会风雨不误,接它“回家”。

小站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是这个四面环山的小镇里2.7万多名乡亲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从长甸出发,沿途经过宽甸县、凤凰城、本溪,历经8个小时,最终到达沈阳。

“我去县城买点年货,再买点药。40多分钟就到,票价才3元钱,特别方便。”70岁的赵慧英登上贴满红色福字窗花的火车,坐等出发。她的两个孩子在上海、沈阳工作,每年过年,相约好从沈阳出发,坐这列火车回乡探亲。

因为速度慢、票价便宜,这趟车被乡亲们称为“绿皮小慢车”。

和赵慧英的孩子们一样,长甸镇的人们大多愿意选择这列绿皮火车作为出行首选。在本溪工作的42岁的村民张业胜也愿意坐这趟绿皮火车回家探亲。

“从本溪到丹东通高铁了,忙的时候也坐高铁回来,速度很快,但好像少了点什么。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还没仔细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就离开了,太匆忙。”张业胜说,只要时间允许,他还是愿意乘坐这列绿皮火车,慢悠悠地回家,再依依不舍地离去。

送走4326次列车,艾世锋走向售票室,一位在俄罗斯务工的村民打电话给他,预订节后到满洲里的卧铺车票。

“这个方向的列车票很紧张,有时候得‘抢票’,镇上出去打工的村民很多人不会网上订票,就到我这里来订。另外在我这里订票,可以选座位、也可以选上下铺,比网上订票更方便些。”艾世锋有些“得意”地说。

艾世锋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小站四周的围墙上,方便大家找他买票。

临近中午,艾世锋走进调度室旁的厨房,用电磁炉热一点菜,焖一锅米饭,吃了起来。工作以来,他已经有10多个春节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了。

“刚开始有些孤独,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艾世锋的父母、哥哥、姐姐都在铁路工作,对他的职责既了解也尊重。“有时候觉得对不起媳妇和孩子,小女儿才4岁,每次回家,都缠着我不让我走……”艾世锋笑笑,双眼泛起温柔的光。

吃过午饭,他走进调度室,双眼紧盯着操控台,返程列车进站前,他要和司机进行车机联控,确保车辆安全、准确进站。

每一道信号变化,他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操控台,手指着信号灯,口中重复着操作口令。“眼看、手指、口呼,一点都马虎不得。”艾世锋说。

接到返程车辆,返回小镇过年的乘客星散而去,他又忙着帮赶来维护线路的工人安排维修时间、整理一天的售票票据。一切忙完,小站渐渐静了下来,镇上零星的鞭炮声映衬得这里更加冷清。绕着小站又巡视了一圈,艾世锋拿出一副春联,走到小站外,一个人贴好。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站四周,镇上春节的焰火在夜空次第绽放。艾世锋走进厨房,从冰箱里取出妻子给准备好的饺子,烧开水,煮起饺子来。

看着窗外的焰火,艾世锋感慨地说:“谁都盼着回老家过年,这个小火车站不大,我也只是个‘光杆司令’,但能把镇上的人们平平安安接回家,顺顺利利地送走,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

(孙仁斌、崔师豪、吴子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