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把握政策叠加机遇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兰州持续聚焦建设大平台,提升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对外开放功能,进出口业务全面开展。创新驱动已被确定为引领新时代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战略,谋划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兰州:把握政策叠加机遇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2019-12-26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聚焦政策叠加机遇下的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上)

本报记者 程小旭

今年的兰州利好不断发酵。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兰州地铁1号线顺利开通运营。习近平总书记8月份视察兰州时,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为这座丝路山水名城做了宣传,兰州游客接待量随之呈“井喷式”增长,文化旅游业潜力开始释放。

兰州是黄河上游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兰新高铁、宝兰客专、兰渝铁路相继开通,中兰客专、兰合铁路、兰张三四线在建,兰州超十字形高铁网雏形渐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将通过哪些举措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如何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

后发赶超

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李荣灿告诉本报记者,70年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有了新进步、生态环保得到新加强。

李荣灿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兰州GDP仅为0.33亿元,2010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8年GDP达到2732.94亿元,在全省的经济中首位度达到33.14%,创近15年来最高。生态环境治理使兰州摘掉了重污染城市的“黑帽子”,并荣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蓝”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兰州近年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延伸壮大产业链、加速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等有效举措,正在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李荣灿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后发赶超、换道超车的最大机遇,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抢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的工作要求,提出“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兰州已由西北内陆腹地一跃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门户。

兰州持续聚焦建设大平台,提升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对外开放功能,进出口业务全面开展。在聚焦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方面,兰州均取得实质性突破。“兰州号”欧洲、中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营,空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中川机场国内外航线达到220多条,兰州正在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

同时,兰州不断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人文合作交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感知兰州”城际文化交流等活动,发展友好城市39个。

创新驱动

确定高质量发展主导战略

李荣灿说,近年来,兰州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设立总规模21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等基金,不断强化政策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获批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赋予探索欠发达地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的历史使命,成为兰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大平台和最新亮点。

同时,兰州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整体效能得到有效释放。2018年专利申请突破1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及技术研发、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等一批科研项目的水平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6年的54.2%提高到2018年的57.1%,科技创新已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创新驱动已被确定为引领新时代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战略,谋划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创新中心。李荣灿说,这需要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支撑等方面着力。尤其是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核心平台,用足用活用好甘肃省相关支持政策,形成一批在全国能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创新制度成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同时,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李荣灿表示,兰州将加大高层次、紧缺性人才招引力度,实施人口增长战略,推进30万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政策留人力度,推动人才总量提升和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提供永久活力。

破解瓶颈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在李荣灿看来,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兰州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是首位度不断提升与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错位发展格局不断形成与竞争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软硬件条件不断优化与中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优势资源不断集聚与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政策机遇不断叠加与前沿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存。

李荣灿认为,要破解这些瓶颈,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统揽和主线,贯穿到兰州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推进举措,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研究制定政策化、项目化、具体化、清单化的贯彻举措,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李荣灿表示,兰州正抓紧编制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以及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施方案,抓住政策叠加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兰州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主要是做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这几方面的工作。”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确立“一心两翼”发展蓝图。大力实施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和城市东扩战略,积极推动工业向北发展、人口向东转移、中心城区疏解,着力构建互补发展、多极支撑的“大兰州”格局。

在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上,着眼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持续加大“改旧”和“育新”力度,推动制造业二次飞跃,提升全市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重振“兰州制造”雄风。

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上,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工程,努力实现“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目标愿景,让黄河成为造福全市人民的幸福河。

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上,进一步拓展大平台功能。推动兰州新区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区港联动”一体化融合发展,完善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五大核心功能,打造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物流经济、通道经济、口岸经济加快发展。

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上,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广5G技术应用,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围绕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推动城市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程小旭)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