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第二战场”

十年前的夏天,29岁的王笳舟留校成为了兰州大学的一名行政老师。”  一年半来,王笳舟帮着村民销售土鸡、鸡蛋、蜂蜜,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尝到了幸福的“味道”,期盼着来年继续凭借双手勤劳致富。

王老师的“第二战场”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19-12-23 10:42
来源: 每日甘肃网
2019-12-23 10: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十年前的夏天,29岁的王笳舟留校成为了兰州大学的一名行政老师。

2019年冬天,年届不惑的王笳舟迎来了三件大事:由他担任第一书记的崆峒区峡门回族乡白家山村脱贫摘帽了;驻村工作队、生态养殖合作社阵地建成了;村民老贾家的母牛下崽儿了。

从“象牙塔”到“乡土间”,2018年7月的一次启程,拉开了王笳舟步入脱贫攻坚战场的序幕。从那一刻开始,“沉下去、蹲到底,为群众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成为了他在“第二战场”上的朴素誓言。

传道、授业:“跟着我干,有销路就有出路”

汽车驶入老林沟最深处,再爬升过一道车辙宽的盘山公路后,王笳舟脚踩着白家山畔的红胶泥,头顶的蓝天上浮动着高原独有的团团白云。

“这一定是一个可爱的地方。”2018年7月25日的朋友圈,王笳舟这样写道。他想快点走近白家山村的百姓,替他们排忧解难。

然而当这个兰州人操着一口普通话走村入户开展“田野调查”时,老百姓却并不买账,“这肯定就是联系他们单位入户时发放点慰问品就拍屁股走人了,能干些啥实事呢。”王笳舟不气馁,风里雨里,他用实际行动消除了村民对帮扶人员的刻板成见。

半年多,300多次入户,他的山里话说得跟村干部一样溜。交流障碍破除了,民情风俗、产业发展情况摸透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完善了,整村脱贫工作有方向了,产业开发引领和“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也形成了。

“流转土地、种植花卉和开花经济作物,既是给养牛养蜂打基础,又是给‘美丽乡村’搞建设。”王笳舟的扶贫思路不含糊。

70岁的退伍军人李继学拥有42年养蜂经验,是村里的养蜂带头人。经他培育的蜂蜜质感醇厚,口感香甜。

“一个人养蜂不算养。”当过村支书的他,始终想扩大生产规模,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却苦于没有资金。

老李的愿望成了王笳舟带动村民搞产业扶贫的切入点。他号召工作队队员捐了8000元给老李作养蜂启动资金。2019年9月,他为白家山村申请的25万元小养殖项目获批,规模化养蜂、养鸡成了现实。

曾经持观望态度的村民跃跃欲试,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逐渐被激活。养蜂合作社在老李的感召和王笳舟的带动下,最近新加入了7户养蜂、养鸡成员。

长久以来的愿望达成了,如今,身为合作社理事长的老李对规模化养蜂的前景无比乐观:“我家有20多窝蜂,1窝蜂能产60斤蜜,按每斤150元销售价格,1窝可以赚8000多元,20窝呢?何况养蜂来年蜂窝数会翻翻,成本小,收益又好,明年加入的人肯定更多!王老师给咱村的土蜂蜜、土鸡都找好了销售渠道,老百姓尝着甜头跟着干就是了,还用愁个啥?”

兰州大学教职工就是销路的大后方。王笳舟反复叮嘱老百姓,鸡不能喂饲料,必须是散养,喂包谷、野菜,蜂蜜绝对不能掺假。“正因为‘土’,所以才贵。土鸡、土蜂蜜卖给兰大教职工,学校给的价格比市场上要高很多。”王笳舟和队员们跟记者掰起指头算起了账,“一只鸡不论大小都卖100元,鸡蛋1块5一枚,土蜂蜜150元一斤。”

一年半来,王笳舟帮着村民销售土鸡、鸡蛋、蜂蜜,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尝到了幸福的“味道”,期盼着来年继续凭借双手勤劳致富。

“村里人口不多,产品单一、种类少,我们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帮他们提升农产品的种类、数量,解决兰大教职工对土鸡、土蜂蜜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校内教工、离退休职工、兰大一院、二院职工加起来有10000多人,如果村里农产品都供给得上,那我们还有学生食堂!”王笳舟说,村里养鸡的技术、卫生防疫知识储备不够,驻村工作队借助兰大资源能帮村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实现全过程有指导和监督,从而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避免产业薄弱而出现返贫现象。

“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才有希望打破相对贫困。经过王笳舟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一年多的努力,贫困户肉牛品种改良了,养殖规模扩大了,养牛基础设施改善了,通往牛棚的道路修好了,基础母牛补贴、见犊补贴等产业政策落实了。在推动青贮玉米广泛种植的过程中,缺少铡草机和优质青贮玉米籽种,兰大又一次次慷慨解囊。“五小”产业合作社项目发展起来了,10户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起了蜂蜜。

“一刻不得闲”是王笳舟和队员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为扩大养蜂规模、增加蜂蜜产量,集体用地和荒地也被王老师和队员们利用起来种起了紫嫣花、翠菊、八瓣梅、荞麦花,开花可采蜜,结果可榨油磨面的菜籽油、纯荞麦等经济作物种子也购置到位,徒步旅游、农家乐等特色项目发展在即。

解难题:“消除绝对贫困,先要解百姓燃眉之急”

“平常就吃这个中成药,腰疼得不行了再吃布洛芬,记着别吃错了。那个红白盒子的不能天天吃,吃多了有副作用。药吃完了我再给你买,别怕!”靠政策兜底在全村最后脱了贫的老汉苏有才家是王笳舟经常去的一户。

今年75岁的苏有才和老伴带着三个孙子生活,儿子早年因车祸去世,儿媳改嫁,留了三个未成年儿女,老两口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常年住危房。王笳舟为他们争取了一类低保,申请了17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

如今,苏家的三个后生都在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赶在入冬前,工作队队员们帮着老马一家五口搬进了崭新的安置房,还为他们添置了米面油、衣物、药品等物资。

多思考,多行动,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在得知村民马文清、马有财、苏阿舍、杨志明住院的消息后,王笳舟带着帮扶工作队主动到医院及家中看望慰问,为他们带去按摩仪等慰问品,向其宣传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政策,并持续关注后续治疗和生活情况;组织口腔医学院、文学院等校内帮扶单位为他们捐款1.8万余元;对接资源环境学院,为部分贫困户提供“箍泉”资金,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配合帮扶单位集中入户,为贫困户发放扶贫物资。旧村部房屋得以修缮,贫困户王怀春、秦云娃安全住房问题得以解决;40吨采暖用煤炭和50套羽绒服捐助到村,解决了村民冬季安全取暖问题。

精准扶贫,修路先行。75万元“白家山村集中养殖小区道路硬化项目”建设资金成功落实,并以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养殖出行难的问题。

医学专家走进村,健康扶贫暖人心。“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为了避免脱贫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们就把最好的医疗服务引进村,让老百姓在山里接受医疗服务。”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张永雷说。

从2018年至今,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合峡门回族乡政府全面摸排贫困户医疗保险购买情况,积极宣传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及临时救助等政策;联系兰大一院、兰大校医院专家为白家山村为群众送医送药、开展义诊医疗活动和健康咨询服务;协调口腔医学院医护人员为白家山村、山口村两个教学点的学生免费进行了“窝沟封闭”治疗及口腔检查,开展保护牙齿宣传活动。

切断代际贫困:“只要你学,我给你想办法”

炕火又灭了。

14岁的秦海者一个激灵冻醒来,望向窗外。

“糟糕!天要亮了,可不敢迟到!”她揉揉眼睛套上衣服胡乱绑了一下头发,便背着书包锁了院门,一路小跑下了山,像以往一样,用将近两个小时赶到峡门中学。

传达室大门紧锁,屋里熟睡的保安被她敲醒。

才夜里两点多。

好几次王笳舟开车到乡政府办事经过老林沟时,正好赶上放学,“小姑娘就趴在山下的石头上写作业,我喊她上车捎她回家,她说回去得干活,还要看护弟弟妹妹,还是写完再回家吧……”王笳舟的心被狠狠地刺痛了。

“这样下去不行,这孩子得住校。就算她家不是贫困户,不管她家还有什么其他矛盾,这孩子爱学习,真不能耽搁!”王笳舟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抓紧时间找家长做思想工作,联系学校安排住宿,买了被褥、衣物、洗漱用品,交了住宿费,亲手把小海者送进了学生宿舍。

“别的啥都别操心,给你的书不够看了我再帮你找,只要你好好学,其他的我们想办法。现在学习环境好了,可不能分神!我还会来跟老师了解情况的。”小海者抿着嘴点点头,抬头瞅了一眼王笳舟,眯起眼睛笑了。

“初一年级组办公室,王笳舟跑得比学生家长都多,说的话就跟咱的爸爸给咱说的差不多。”秦海者的班主任刘丽霞说。

“交通、产业、教育和观念的落后都可能导致贫困的发生,扶贫不可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王笳舟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药方”之一,是兰州大学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关心帮扶教育事业发展也是白家山村帮扶工作队的心之所系。

2018年至今,王笳舟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对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公益项目和其他社会帮扶力量,为白家山教学点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爱心书包、图书和课桌椅、文体用品,为崆峒区部分山区学校捐赠价值4.4万元的11台净化饮水机,为关梁小学及辖区内所有教学点捐赠价值3万元的100套学生过冬棉服;对接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兰州大学教育扶贫奖助计划”,为贫困户子女资助20万元助学资金,精准助力教育脱贫。

看到关梁小学学生冬天夜间住宿时“架”火炉有安全隐患,不“架”又太冷太“受罪”,王笳舟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在他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成功申请到“中央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26万元项目资金,为两个教学点、关梁小学的教师宿舍和教室全都装上了空调,还给师生配备了3台净饮水机和100套过冬被褥。

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治懒治愚,拔掉穷根。王笳舟说:“仅仅给予物质帮扶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帮扶效果,还必须进行‘软件’升级改造。”

一年半以来,王老师成了联通白家山和兰州大学的“活桥梁”:在他的努力衔接下,兰大附校党支部定期为白家山村、山口村教学点学生们开展音乐、美术等课程送课活动;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工党支部开展科普讲座和“化学实验进中学”活动,指导峡门中学240名学生进行各类化学科普实验并作科普讲座;本科招生宣传和高考志愿咨询指导活动、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走进了白家山村。同时,他还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团来峡门乡作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辅导,为全乡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变”改革工作充电。

消除代际贫困的关键在于发展教育。身为大学教师的王笳舟心心念的还是山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我和学校团委商议,希望把学生支教队伍建立到峡门回族乡,兰大的本科毕业生作为支教服务志愿者,可以在我们这里进行一年或两年的支教服务,后续的毕业生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这样就能有效缓解乡村教师储备不足的问题。”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最近在平凉七中、铁路中学、峡门中学组织的两期励志教育讲座,就是为了唤醒贫困地区孩子学知识、学本领、树立理想、激发上进的内生动力。讲座效果非常好,这个月马上就要举行第三场了。”采访中,王笳舟多次吐露着自己的愿望,“我期盼着不间断的教育帮扶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以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同时又以所学所得反哺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 梁璐)

(梁璐)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