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双城记”:京杭对话于杭州启幕

全长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中国大运河,迎来一场“跨越”数千里、数千年的对话。北京文资中心与杭州运河集团,北京首创集团与杭州文广集团进行了签约,推动落实两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的产业合作。

大运河文化带“双城记”:京杭对话于杭州启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2-07 17: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运河文化带“双城记”:京杭对话于杭州启幕

活动现场。张茵摄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张斌)全长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中国大运河,迎来一场“跨越”数千里、数千年的对话。7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拉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双城记”序幕。

中国大运河贯穿古今、连通南北、跨越江河,承载了沿线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活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致辞。张茵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清晰勾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突出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有关地区协调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内容。近日,《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印发,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致辞。张茵 摄

此背景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顺势举行。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就更好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四个连通”:要连通文化与科技,打造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典范之作;连通历史与现代,书写中华文明根须不断的壮美画卷;连通保护与更新,拉紧北京、杭州“双城”对话的情感纽带;连通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辐射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共建共享之路。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表示,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点,京杭两地理应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有责任在大运河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走在前、作表率。“衷心希望京杭两地以此为契机,加强资源共享、项目共创、人才共育,着力推动精细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科学化利用、国际化展示,共同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让‘流淌的史诗’翻开新一页、谱写新篇章,成为传播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致辞。陈宗耀 摄

“我们期盼,京杭两地通过对话合作,让大运河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转变,让这一千年文脉‘流动’起来,让古老的大运河‘活化’起来,让其进一步成为中国精神、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致辞时建议,京杭两地能以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一步推动中国大运河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俗话说‘漂来的北京、流成的杭州’,千里通波的大运河成就了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一座拥有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古都,也让这两座城市熠熠生辉。”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期待京杭两地“再出发”,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共同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共同谱写运河开发利用的“精彩范式”。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致辞。 张茵 摄

当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关于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合作机制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北京和杭州将轮流主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每年一届。

此外,北京文资中心与杭州运河集团,北京首创集团与杭州文广集团进行了签约,推动落实两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的产业合作。

本次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大运河复兴”为主题,充分调动运河沿线城市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共同体。京杭对话活动还包括大运河京杭印象展、京杭媒体杭州大运河采风暨随手拍大赛启动仪式、大运河京杭雅集等文化活动等。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大运河沿线的互动交流,带动各地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激活大运河文化基因密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

据悉,此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运河集团、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艺文中国联盟、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等提供学术支持。(完)

(张斌)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