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留学生会用八国语言向世界介绍黄鹤楼

开展黄鹤楼外籍志愿者选拔活动,是武汉市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讲好武汉故事、传播武汉好声音的一次成功尝试。王海波爱好足球,喜欢画画,会用汉语、俄语、意大利语等8国语言讲述黄鹤楼的故事,还时常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会用八国语言向世界介绍黄鹤楼

来源: 武汉晚报
2019-12-06 13: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牛!用八国语言向世界介绍黄鹤楼

外国志愿者超爱这座武汉地标

4日下午,由武汉市民之家和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主办的第267期市民大讲堂在黄鹤楼开讲,这也是市民大讲堂活动首次走进黄鹤楼。

本期市民大讲堂的主讲嘉宾是一支由中外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讲解、导游等志愿服务,深受广大中外游客的欢迎与赞扬。

开展黄鹤楼外籍志愿者选拔活动,是武汉市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讲好武汉故事、传播武汉好声音的一次成功尝试。武汉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祥胜说,市民大讲堂这次活动组织得很好,邀请嘉宾很有代表性,外籍志愿者首次登台市民大讲堂讲述志愿服务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十分感人。

喀麦隆留学生康亦灵:

想把武汉的故事

讲给全世界听

喀麦隆人康亦灵是中国地质大学留学生,她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踏上武汉这片土地,行走于车水马龙的街道,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感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热闹、时尚和繁华。

康亦灵发现,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条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而在这句口号的旁边,有一个黄鹤楼的标识,这构成了她对武汉的最初印象。

今年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康亦灵成为黄鹤楼公园首批签约国际志愿者,她感到非常开心,这让她与黄鹤楼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她说,在武汉学习生活的这几年很充实,她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很想把在武汉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的经历展现出来,向全世界传播武汉故事。”

康亦灵现场先用中文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唐代诗人崔颢的名篇《黄鹤楼》,然后再转换成家乡语言,赢得满堂喝彩。

韩国留学生洪徐熙:

做志愿者很有成就感

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生洪徐熙今年读大四,说起她的中文名字,她笑:“洪徐熙这三个字是根据我韩国名字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我很喜欢这个中国名字。” 洪徐熙回忆,3年前来到武汉,对这个城市的第一感觉是面积很大,人很多,而且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貌。江汉路的年轻时尚,沿江大道和黎黄陂路的民国风情,以及长江的壮阔、东湖的秀美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武汉之前,洪徐熙上网搜索,了解到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来武汉后,洪徐熙曾在市民之家武汉规划展示馆当讲解员,此次武汉选拔“家在武汉·2019首届黄鹤楼外籍志愿者”,洪徐熙积极报名,凭借出色的表现以及此前做讲解员的经验,她顺利入选。

作为黄鹤楼的外籍志愿者,需要热情主动地与人沟通,向外国游客介绍黄鹤楼的故事。一开始,有些害羞的洪徐熙还不太适应,但一天天下来,她逐渐适应了。她记得有一次向一位加拿大记者介绍了黄鹤楼的很多景点,双方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产生共鸣,这给予她很多成就感。

泰国留学生张哲娜:

做志愿者前来过10次黄鹤楼

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的张哲娜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女孩,她说,此次被选拔为黄鹤楼外籍志愿者之前,她已经来过黄鹤楼10次了。“小时候我就看过中国的电视剧,经常翻阅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来中国留学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张哲娜说,在中国留学的这几年,政府和学校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她也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善良。张哲娜明年就要毕业了,她想在这之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成为黄鹤楼外籍志愿者就是她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之一。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把黄鹤楼的故事分享给外国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来中国之前,张哲娜是一名老师,她笑言:“现在我的中文说得比泰语要好。”作为一名黄鹤楼外籍志愿者,她时常感到困惑的是,如何更好地用泰语原汁原味地讲述黄鹤楼的故事。市民大讲堂现场,张哲娜即兴发挥,用泰语讲了一段黄鹤楼名字的来历,台下观众虽然听不懂具体内容,但她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仍然让讲述绘声绘色。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王海波:

会用八国语言

讲述黄鹤楼故事

塔吉克斯坦人王海波在武汉理工大学攻读建筑专业,他曾去看过北京的天安门,来武汉后,他前往市民之家参观了武汉规划展示馆,武汉三镇的宏伟蓝图让他震撼。而黄鹤楼的建筑,对于他来说,则彰显着另外一种美。

王海波爱好足球,喜欢画画,会用汉语、俄语、意大利语等8国语言讲述黄鹤楼的故事,还时常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有一次,一位法国老奶奶带着孙子逛黄鹤楼期间,当时游客太多,一转眼间,老奶奶的小孙子走丢了。

当时老人非常着急,却又不会中文,面对工作人员不知该如何表达。情急之下,王海波出现了,他用法语跟老人沟通,明白意思后,王海波顺着老人曾经游览过的景点仔细寻找,眼疾手快的他很快在鹅池边找到了失踪的小孩子。老人一把搂过孙子的同时,对王海波连竖大拇指称赞。

记者汪洋 余坦坦 李志翔

通讯员高龙

(高龙)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