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自治区残联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新闻发布会在宁夏银川举行,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春林,康复工作部副主任李丽,教育就业工作部四级调研员刘健出席发布会,介绍自治区残联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了解,宁夏现有各类残疾人4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9个百分点。截止2018年底,全区累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3.9万人,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3478名,2019年将再脱贫销号1万人。
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李春林指出,自治区着力编密织牢贫困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残疾人托养服务供给,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精准识别、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总计接受社会各界助残物资资金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受益残疾人11.2万人(次),其中2019年接受助残物资资金共1769万元,受益残疾人1.8万人(次)。经过不懈努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0—6岁残疾儿童康复被称为抢救性康复工程,这足以说明儿童康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康复一个残疾儿童,挽救一个家庭,温暖一个社会。自治区组派专业人员深入全区22个县(区)指导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受理工作,确定定点康复服务机构31家。同时,启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开展全面细致的筛查摸底工作,共筛查登记有康复需求0—6岁残疾儿童1267人,我们及时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训练。” 康复工作部副主任李丽答记者问时说到,并表示自治区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福利院等提供公益性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鼓励扶持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同时加强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定点机构康复人才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康复工作质量和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是他们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根本途径。教育就业工作部四级调研员刘健表示,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残疾人的就业援助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目前,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306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1782人,个体就业5002人,灵活就业20631人,公益性岗位安置646人,残疾人就业形势较为稳定。
下一步自治区将会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政策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探索就业新形式,做好重点对象就业扶持,采取“托养+辅助性就业”的方式,引进和开发适宜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的劳动项目,满足全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和一定劳动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需求,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