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开展仪式在宁夏博物馆成功举办。该展由内蒙古阿拉善盟主办,宁夏博物馆支持,两地相互交流,在宁夏邂逅了一场跨越千年的交谈。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说,岩画作为人类记述自身历史的重要方式,是一部古代人类各部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凿刻、划刻、磨刻或绘制在山岩、石壁或洞窟内的历史图卷,每每端详这一幅幅游牧画卷,描绘那隽永的线条,总能感知远古人类对生命的眷恋和坚守,感谢他们让生命延续,让文明传承。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致辞
“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策展人孙建军在开展仪式上说,岩画与简牍虽来自不同历史时空,但都经西北水土化育而来,涌动出无限的文化与生命的活力。质朴的岩画似字非字,神出古异,迁思妙想;而古老的墨迹似画非画,朴茂风致,意向万千,浸透着草原文化和丝路文化的深刻意蕴。
“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策展人孙建军致辞
“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共展出阿拉善珍贵岩画实物39件、石雕6件、居延汉简60枚、岩画拓片60幅,展览分为“仰观俯思·山海探幽”“千载咏叹·披图可览”“弱水流沙·木石共思”“丝路芳华·鉴古开今”四个章节,为参观者呈上一道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岩画,是人类早期以图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方式,“石不能言最可人”,阿拉善岩画因分布广、数量多、类型多样、制作精美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界享有盛名,岩画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内容丰富,涉及动植物、牧猎生活、迁徙征战、图腾崇拜、文字符号等,体现了草原文化深刻的内涵。
作为汉之遗墨、国之瑰宝的居延汉简是长城边塞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与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献界的四大发现。居延汉简把居延地区最真实的历史展现在世界面前,堪称为研究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历经千余年的汉简,简牍上的墨色依然新鲜,字迹也历久弥新,其书体多隶书和章草,也成为后来者取之不尽的书法资源。
此次展览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进一步的促进了地区之间乃至国际之间的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通过阿拉善岩画、居延汉简艺术研究和美学活化,展示了阿拉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特色,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融合和推进,通过岩画、汉简和草原石人的展出,从山崖走进了当代人的心坎里,让人们对于阿拉善岩画、居延汉简有了更深的了解,值得后来者不断探究和发现新的价值。
现场体验岩画拓印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姚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