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刷脸”进工地 天津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临近年底,以往出现过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今年将在天津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得益于天津的不少建筑工地都开始实行农民工“刷脸”入场。通过人脸识别,能够实时掌控工人动态,有效遏制工地物资失窃,杜绝冒名顶替现象,防止无证人员上岗操作、陌生人非法闯入,给工地带来威胁。

农民工“刷脸”进工地 天津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来源:北方网 2019-12-02 0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津北方网讯:临近年底,以往出现过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今年将在天津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得益于天津的不少建筑工地都开始实行农民工“刷脸”入场。

在东丽区万新街、新立街城中村改造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现场,一队农民工在经过闸机进入时,机器不仅准确报出每人的姓名,还将每人的脸部动态显示在屏幕上。“工人刷脸进入工地,连建委那边都有记录,这样既防止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同时也避免了恶意讨薪的现象。”中冶天工集团项目经理董明杰介绍说,今年工地安装了这套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人脸识别,能够实时掌控工人动态,有效遏制工地物资失窃,杜绝冒名顶替现象,防止无证人员上岗操作、陌生人非法闯入,给工地带来威胁。而工人“刷脸”上下班,消除了工资计时纠纷,工人讨薪有理还有据,有助于解决恶意欠薪、恶意讨薪等问题,维护企业和工人双方的权益。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农民工工资的专用账户,通过银行直接支付农民工工资,避免引发纠纷矛盾。(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快报李文博)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