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全面推广“电视问政”提升群众获得感

加速整改的背后,是宁波全面推广的“电视问政”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通过暗访检查、媒体曝光、直播问政、跟踪问效等手段,“电视问政”正在悄然改变地方的政治生态以及政府的服务模式。

宁波全面推广“电视问政”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中国宁波网 2019-11-12 09: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马兴华) “整改之前,满意度是负10分,现在是六七分,及格了!”在“电视问政”曝光问题之后,经过近3个月的集中整治,江北区孔浦街道建业街沿线40家店铺陆续整改到位,周边受餐饮油烟问题困扰多年的居民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加速整改的背后,是宁波全面推广的“电视问政”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过去半年间,每季度一次的“电视问政”成为宁波各区县(市)的独特风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地聚焦城市治理、社会发展中的顽疾,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晒”出来,倒逼问题得到“真解决”。

质询直接具体,点评辣味十足,这是不少参与过“电视问政”的部门“一把手”共同的感受。小区车库车棚违规住人,安全隐患谁来“扫雷”?河道水质差,“河长制”形同虚设,如何破题?一些城乡接合部的市政公厕,夜间为什么连照明灯都没有?这些来自基层的“真问题”,让台上的领导干部“红了脸”“出了汗”。

开门抓整改,群众是“大考”的出题人和阅卷人。据悉,“电视问政”的线索来源,大多来自市(县)长热线、群众投诉、信访接待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直播、质询打分的参与者,除了一定数量的“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记者外,一半以上是基层群众的代表。

同时,为了防止被问政单位“重表态轻落实”,宁波建立了“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快速反应整改机制,针对相关问政问题进行建档整改、后续追踪,通过下发整改通知、媒体追踪报道、督查跟进通报等方式,密切关注民生问政问题的后续整改,并向社会各界公布后续整改情况。

率先推行“电视问政”的奉化,专门制定出台了《民生诉求事项办理工作办法》,确保各类民生问题在整改解决的过程中有部门“认账”、有能力“管账”,且都能按计划“结账”。截至目前,奉化已有40余家单位接受现场问政,130余个民生问题得到有力整改。

可以说,通过暗访检查、媒体曝光、直播问政、跟踪问效等手段,“电视问政”正在悄然改变地方的政治生态以及政府的服务模式。

“我们感到,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的意识有所增强,各级干部抓落实、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希望以此推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有效落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市抓落实专项办工作人员说。

(黄合)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