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咸阳城遗址出土“蜀守斯离”督造铜器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是秦咸阳城遗址的一处重要墓葬区。记者11月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考证,判断这里发掘的二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出土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出土“蜀守斯离”督造铜器

来源:新华网 2019-11-06 10: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西安11月6日电(记者杨一苗)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是秦咸阳城遗址的一处重要墓葬区。记者11月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考证,判断这里发掘的二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出土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

从2017年冬季开始,为配合银西高铁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在此发掘二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这两座墓葬均未经盗扰,其中规格稍小的墓葬为一棺一椁二重葬具,椁室隔出头箱、边箱。边箱内发现大量殉牲动物骨骼,出土遗物共计40余件(组)。另一座墓葬规格较大,包括竖穴墓道和墓室二部分,使用一棺两椁三重葬具。墓道底部放置装有大量殉牲的木箱,椁室内隔出头箱,出土遗物共计155件(组)。

这次发掘出土遗物的种类,包括青铜礼器、日用器、兵器、工具、车器、银器座、铁工具、玉组佩、璧、印章、料珠、玻璃六博棋子等,此外还见有大量漆器痕迹。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根据墓葬结构和体质人类学鉴定结果显示,二位墓主均为男性,从出土遗物判断,墓葬时代为咸阳为秦都期间的战国晚期,墓主属于士、大夫贵族。

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较大墓葬出土的铜鉴腹部的16字铭文内容为“十九年蜀守斯离造工师某臣求乘工耐”。这种铭文格式是秦昭襄王时代常见的三级职名,蜀守斯离是器物的督造者。

对巴蜀地区的吞并和管理是秦国完成统一的关键。据文献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伐蜀, 灭之。二年后灭巴。但是秦国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可谓一波三折。最初秦国保留了蜀侯,派中央大员张若为蜀国守,后建立蜀郡,并先后由张若、李冰等人出任郡守。

本次出土铭文说明,在张若任蜀国守之后、任蜀郡守之前,斯离曾一度担任蜀国守。而斯姓,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许卫红认为,这一考古发现,对研究战国晚期的政治架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杨一苗)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