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条措施”干货满满

“26条措施”中13条是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循环经济、民航、新型金融组织投资建设等。作为精密仪器制造企业,台湾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永财认为,“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是很大的利好。

“26条措施”干货满满

来源:人民日报 2019-11-06 05: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泛、精准,而且务实。”对于刚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期两天的2019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5日在南京闭幕。4日开幕当天,正逢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出台的“26条措施”公布并施行,“26条措施”立刻成为峰会高频词,引来一片点赞声。

“26条措施”中13条是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循环经济、民航、新型金融组织投资建设等。

李政宏认为,“26条措施”干货满满,每一条针对性都特别强。比如允许台资企业参与5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测试和网络建设等。

作为精密仪器制造企业,台湾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永财认为,“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是很大的利好。“毕竟两岸要打造共同的市场,推动共同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共同标准的制订。”

“相信‘26条措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广运集团董事长谢清福表示,去年大陆出台的“31条措施”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为台商带来生活上的便利。“这次‘26条措施’提到科技创新、5G建设等内容,广运集团的业务恰好涉及新能源、自动化等相关产业。”

研华集团智能制造部总经理蔡其男表示,“26条措施”对研华集团从产业到技术都有利好,比如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我们一直十分关注大陆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这些都可以结合到研华的生产研发中。”

此外,“26条措施”中的13条专门针对台湾同胞,包括在领事保护、农业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资费、购房资格、文化体育、职称评审、分类招考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南宝树脂集团大陆地区董事长孙德聪更直言:“‘26条措施’除了在经济层面上对台商的支持,在感情层面上,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

(孙立极 尹晓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