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筑梦 “三变”增收

都说“穷则思变”,随着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大秦乡梁东村、大寨乡海寨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主要模式的脱贫致富路。

“田园”筑梦 “三变”增收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19-11-04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都说“穷则思变”,随着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大秦乡梁东村、大寨乡海寨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主要模式的脱贫致富路。

暮秋的清晨,记者来到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大秦乡梁东村、大寨乡海寨沟,院内门庭若市、欢声笑语。村民依次排队上前领取分红股金和股权证,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深秋不太冷,因为有人民币握在手中,心里热火。

“今天是分红的日子,我领到了800块钱,从1头牛养到了3头牛,我感谢党的好政策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大寨乡康庄村村民马文海高兴地说。

山坡上撂荒的土地、畜棚中的红牛、果园里的硕果……这些农户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却为崆峒区的贫困群众拓展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崆峒区积极探索实施“三变”改革,将农民的土地流转入股,引进惠农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天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高科农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果、养牛基地,促进入股配股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高产、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带动了127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大秦乡村民任小龙说:“ 以前我们是靠种地养牛过日子,现在当了股东,从来没有想过。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也遇上了好政策。从国家“三变”改革把扶贫资金“配股到户”之后,我从一个农民变身成为一个股东,每年还有了分红,真真切切的让我增加了收入,带领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然后自己的养牛产业也越来越壮大。”

农村“三变”改革坚定了干部群众的改革信心、带动了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入股配股的热情,激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激起了当地发展的一池春水。而今的村子十里花香,地不再荒,人不再穷,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奔着新农村的步伐大步迈进,为助力脱贫攻坚开启新举措。(记者 朱婷婷 李小刚)

(朱婷婷 李小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