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主体会议召开 主题演讲金融科技探讨精彩纷呈

11月2日,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主题会议拉开序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等嘉宾莅临会场做专题演讲,带来关于金融科技和金融前沿问题更多的深入探讨。

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主体会议召开 主题演讲金融科技探讨精彩纷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03 0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日,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主题会议拉开序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等嘉宾莅临会场做专题演讲,带来关于金融科技和金融前沿问题更多的深入探讨。来自政府、业界、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领域;涵盖美国、英国、瑞士等近10个国家与地区,包括美国道富、瑞士再保险研究院、穆迪分析及国内各大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涵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及行业研究机构的200余名嘉宾出席论坛。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卓志首先致欢迎辞;“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卓校长用特别的方式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强调西南财经大学坚守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传统、担当大学使命,对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都勇于担当;学校以学术关怀现实,以理论助推实践发展;始终服务西部又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格局,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新时期积极融入金融科技的行业引领和人才培养中,坚持以知识创新、学术探索引领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CDAR)联合主任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M Anderson)致辞:介绍了CDAR情况,目前联盟创始成员包括美国道富银行、斯坦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瑞士再保险、韩国国家养老基金及安盛罗森堡投资管理公司等;平台大力支持数据科学创新,专注于数据科学对资产组合管理与投资风险的应用研究;强调昨天的论坛进行的非常成功,上午演讲十分精彩,取得了完美的结果;下午学术论坛,学者们各抒己见,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热烈探讨了金融与计量经济与科技结合运用。期待今天更加精彩的呈现。

随后论坛正式开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 · 彼得 · 汉森(Lars Peter Hansen)进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与经济政策”主题演讲。美国道富银行副总裁Michele Hardeman女士主持演讲。

拉尔斯 · 彼得 · 汉森(Lars Peter Hansen)关注气候、经济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用生动简练的语言为同学们打开了经济学的新视角。汉森教授考虑了气候、经济、政策的诸多不确定性,认为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认识有限,其影响机制和互动关系还有待探索。汉森教授展示如何应用连续时间决策理论和资产定价工具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多个组成部分,考虑社会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他在资本、资源和经济产出的互动关系中加入了气候因素,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认为资源会影响气候,气候会损坏资本。该理论允许将这些更广泛的不确定性因素整合到决策理论中,从碳的社会成本角度来研究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汉森教授用独特的视角、亲和的态度、简明的语言叩开了师生深化认识气候经济学的大门,也鼓励同学们充分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经济紧密结合,打好数理基础,用大胆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不断探索金融奥秘,再创经济辉煌,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生机与亮色。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进行“金融科技的普惠价值与挑战”主题演讲。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赵静梅院长主持演讲。

陈志武教授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类有诸多影响,包括催生许多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等。自己现在研究转为现在对历史研究;认为只用生产力的增减去判断社会是否进步不够科学全面。从历史发展视角,他认为儒家思想影响越强的地方,人口密度上升约显著,宗族内也可通过共同应对灾荒战乱等风险冲击,宗族建设与市场建设实际上是一种竞争关系。社会发展各种创新驱动,除了科技创新,还包括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科技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带来了互联网金融,其具有巨大的普惠性。金融在消除贫困等方面具有普惠价值,“有条件现金转让”效果更加显著。要转变消费改变,应该尽早推出“个人破产”制度。挑战方面,要尽量保持金融政策连续性,保持政策中立,避免因个人案例而导致群体不能享受到信贷等金融服务,真正体现金融科技的普惠价值。

聚焦金融科技领域焦点问题, 下午两个会场进行了四个主题分论坛: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用风险;金融科技风险;中国资产管理风险;紧扣风险主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来自道富环球投资管理、穆迪分析、标准普尔、普华永道、达观数据、西部得利基金、品钛、新网银行等国内外金融与科技领域的学者和业界专家进行深度探讨与交流,内容丰富且富有前瞻性,呈现了最新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分享了金融科技发展前景和系列风险防控的深刻洞见。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