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华网
微信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网广州10月29日电(李幸子)创新迭代、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这些关键词一直是广交会上企业同台竞争的“必杀技”。在同行竞争的平台上,如何脱颖而出占领外贸出口高地呢?日前在第126届广交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没有倒闭的行业 只有倒闭的企业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储吉旺表示,在面对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时,企业家要有一股硬性,一股不怕气馁的精神,埋头苦干,沉下心来研发新产品,把产品创新创新再创新,超越自己和同行。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储吉旺。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系列叉车、电动车、液压搬运车等仓储物料搬运产品的公司。储吉旺说:“适者生存就是要不断地推新,你只有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同行才不会把你吃掉,谁也不能永远高枕无忧,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前进,才能留住市场。”
以质取胜,要不断投入科技力量,要创新设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同行间的竞争是把双刃剑,第一如果不竞争,我可能也不会搞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全自动的车,可能也不会搞出小立电动车,它推动市场发展,我们要搞有序的竞争,不能搞无序的恶性竞争。”储吉旺说。
首单来自广交会 做个性化工艺产品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经理袁立。新华网 朱皓 摄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经理袁立表示,通过广交会可以看出松发陶瓷的成长,“松发第一个订单就是来自广交会,从之前的一个摊位到现在十几、二十个摊位,我们跟随着广交会的发展不断成长,直到今天,广交会都是我们主要的外贸出口平台。”
广东松发陶瓷展品。新华网 朱皓 摄
“做销售、做生产,最不应该的就是陷入同质的恶性竞争,我们要从工艺跟设计出发,关注同行和市场,做一些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从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个性化、符合市场品位的产品。”袁立说。
作为一家主营日用陶瓷、酒店用品等陶瓷产品的企业,陶瓷产品已不只是实用那么简单,这些产品的设计融入了作者的思考、也融入了一些像水墨画、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逐渐成为艺术品。
袁立介绍,“从材料研发出发,提高机械化水平,目前扩大陶瓷用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国内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烘焙,对于我们这种出口型企业来说,经验是蛮多的,我们正好利用这个优势,以自主品牌在国内打出一片市场。”
利用广交会平台 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广交会围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商机。
日前,在第126届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徐兵表示,目前广交会已与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工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伙伴计划重点拓展方向,目前已有35个沿线国家的53家工商机构加入。本届新增的9家机构中就有5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镇通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未来,我们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为重点拓展贸易伙伴,在产品设计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相融合,有效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
(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