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6年护士的她 把16年的守护经历写成了书

与其说是小说,《夜班护士》在周素琴眼里更像是一份记录,书里大量的故事和细节都真实发生过。”  正值栀子花开的时节,周素琴下楼给老人摘了两朵栀子花,插在他床头,整个病房里都弥漫着花香。

做了16年护士的她 把16年的守护经历写成了书

来源: 钱江晚报
2019-10-21 12: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想让更多人看到护士的不易以及她们在守护生命时的认真和美好

做了16年护士的她

把16年的守护写成了书

毛不易,在做歌手之前,曾是名护士。

43岁的周素琴在转行政之前,也是一名护士。

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了16年的护士,这几天,她写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夜班护士》出版了。

500个点赞和评论

让她意识到这件事做对了

这是一本25万字的书。30本样书沉甸甸地放在眼前,她依然觉得不真实。

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10月14日晚上八点半,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感谢各位朋友,为护士们写一本小说,是我二十多年前从事护理工作时就种下的一颗种子。中国护士太不容易了!每每想起当年在临床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我总会热泪盈眶!一直等了很多年,希望有人能为我们这个职业写点啥。等待是煎熬的,于是斗胆自己动笔写。也许这部长篇小说有很多瑕疵,但我依然怀着一颗热烈的心去做了……

近500个点赞和评论,让她意识到,她好像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与其说是小说,《夜班护士》在周素琴眼里更像是一份记录,书里大量的故事和细节都真实发生过。

她说出书并不想出名,只是单纯地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如果说有私心,就是想让更多人能看到护士的不容易以及她们在守护生命时的认真和美好。

书里有着周素琴的

真实经历

《夜班护士》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一本护士写护士的书,致敬400万中国护士。

书里的主人公是单纯善良的护士梅芮,而这本书主线就是这位护士的成长故事。这本小说里写了梅芮在无数个夜班里经历的种种,有各种临床案例,有和病人的相处之道,当然也有自己的感情生活。在她成长之余,还有很多对职业的思考。

“中国的护士不容易。我就想写出她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是周素琴写书的初衷。

30本样书全部送出,人人称赞。有人觉得,这似乎就是周素琴的自传,里面藏着很多周素琴真实的经历。

书中有个病人叫陈二爷。这是周素琴曾经护理过的病人,是名退伍老兵,身患重病。老人很健谈,周素琴喜欢与人交流,两个人很快熟络起来。因为生病的关系,陈二爷一直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床。

有一天,老人说了一句话:“我已经很久没有闻过花香了。”

正值栀子花开的时节,周素琴下楼给老人摘了两朵栀子花,插在他床头,整个病房里都弥漫着花香。

老人看到花灿烂一笑,至今周素琴都没有忘记。

周素琴还给陈二爷读过《乡愁》,读着读着老人就哭了。

周素琴说,陈二爷不是她护理最久的病人,却是和她关系最亲近的。

陈二爷的过世,悄无声息。周素琴放完假回来看陈二爷,他的病床已经清空,只有他的拐杖还在,静静靠在墙边。

见惯了生死的周素琴哭得像个孩子。

而更让周素琴感动的是,陈二爷临终前都记得她。那天,陈二爷的老伴拿出一袋大白兔奶糖给周素琴,说是老人过世前特意交代的,一定送给那个“总是很活泼的护士”。

周素琴接到过无数个陌生电话,但有一个电话她至今记得。“请问是周素琴护士吗?我是XX的家属。”周素琴想了很久,才记起那个病人。她问电话那头:“他怎么样了?”后来才知道,这个病人在出院半年后就过世了,而这个电话,也是病人临终前交代,“一定要告知一下护士,并谢谢她。”

这大概就是护士的职业荣光。“护士,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我觉得更是美学。虽然时常面对生死,但希望一直都在。只要希望在,生命就会一直生生不息。”

写作之路

从医院内部论坛开始

周素琴笑着说,写书的那段时间,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总是发呆,脑袋里想着故事情节,走路的时候会观察,观察同事们的表情、言语、动作,连路边的花草都不放过。

有一次在小区门口看到一小簇花,就像天使般绽放着,她觉得很好看,就拍了照片上网查找。原来这是三色堇,花语是表达爱。她便把这个用在了书中。

“书里很多细节都是这样来的,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场景历历在目。”

周素琴说,她不是一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最早是2005年,她开始在内部论坛上写。那些发表在内部论坛上的七八百字的随笔,成了《夜班手记》的雏形。写着写着,留言渐渐多了起来。渐渐的,也有了固定的“粉丝”。

夜班有时候很忙,周素琴偷懒停更一天,就有人留言:“等你的夜班手记我等到了凌晨4点。”

就这样周素琴坚持写下去。等到了2009年,周素琴写下的随笔已经累计到14万字。后来周素琴因工作需要调到行政岗位,临床上鲜活又真实的案例她不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了。“你还写吗?”总有人这样问她。

2017年元旦,邻居们在一起许愿,她脱口而出:“我想写本书。”

每天至少写3000字

连续写了30天

书要怎么写?

周素琴一开始完全摸不到头脑,她就用了最笨的办法,看完好几部医疗方面的小说,然后才开始动笔。

2017年12月25日,在大纲改了15遍之后,周素琴开始了写书。

“每天坚持写至少3000字,白天上班,晚上辅导完女儿作业就开始写。有前辈说,写作需要连续30天每天至少3000字,不能断。”整个过程,对周素琴来说是痛苦又愉快的。有时候沉浸那些情节,她哭到不能自已,有时候为了证实一个事实,她需要查找一个星期的资料。

2018年1月24日早上5点,最后一章终于完结。

42岁的周素琴没有睡,直接起床去市场买了一只鸡炖了鸡汤,然后带上去探望一个住院的朋友,平静而忙碌地度过本该庆祝的一天。

今年10月3日晚上十点多,她收到了出版社的信息:“书印好了。”

那一刻,周素琴真的很激动。她说,写作时熬下的那么多个夜,还有16年的护士经历,终于有了交代。

书暂时还没有上架,但是已经被预订了很多。

“火”了的周素琴有点不知所措。她一再说这不是她预期的,她不想出名,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

“书写好了,你就完成使命了,后续的名利,你千万别惦记,不忘初心,做好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别刻意去追逐,不然就失去了做这件事情的意义。”这是爸爸送给周素琴的话。

本报记者 杨茜

(杨茜)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