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正安:千名“产业导师”深入田间地头助脱贫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建立新时代乡村青年农民学校,为创业农民精准配备“产业导师”,提供创业技术指导,培育出一批青年农民人才,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凸显。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技术指导员湛倩是一名县级导师,同时也是一名党员,主要负责教授“正安白茶”的种植、采摘及加工技术。

贵州正安:千名“产业导师”深入田间地头助脱贫

来源:新华网 2019-10-15 11: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州正安:千名“产业导师”深入田间地头助脱贫

新华社贵阳10月15日电(记者蒋成)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建立新时代乡村青年农民学校,为创业农民精准配备“产业导师”,提供创业技术指导,培育出一批青年农民人才,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凸显。

正安县优选白茶种植及加工、方竹种植、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领域的地方专家、致富能人,建立导师库。截至2019年9月,全县聘用县、乡(镇)、村三级导师1387名,培养农民学员2.7万余人,其中青年学员1.2万余人,培育村级后备干部1322名,推动20个乡(镇)213个党建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带动1277户5026名贫困群众脱贫。

桴焉镇林业站站长桂儒江是一名镇级导师,主要教授方竹产业。桴焉镇的学员们对方竹产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在微信上向他咨询,如果问题复杂,桂儒江会跑到学员家中指导。32岁的骆涛以前在外打工,现在一心一意在家发展方竹和中药种植产业。骆涛说,桂儒江老师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会他采摘方竹笋:采密留疏、采弱留强、采小留大、边缘不采,俗称“留笋养竹”。

不仅教学员种,还教学员找市场,是正安县“产业导师”们遵循的宗旨。田伟杰作为长兴村的“产业导师”,一直在思考如何教会农民“卖鸡蛋”。田伟杰带领村民,将长兴村的土鸡蛋放到中国邮政贵州分公司的“黔邮乡情”电商平台上,鸡蛋刚上线销售就异常火爆。如今,长兴村的土鸡蛋再也不愁销路。

据正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蒲立军介绍,在导师选拔上,正安县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齐抓,并对导师进行专业培训,立足培养政治上靠得住、产业发展能力强的青年农民。“通过培训,发展了一批青年农民党员,一些优秀学员逐渐成为农村后备干部。”蒲立军说。

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技术指导员湛倩是一名县级导师,同时也是一名党员,主要负责教授“正安白茶”的种植、采摘及加工技术。除了给学员们讲解“正安白茶”种植的技术,湛倩还对学员进行思想引导。

湛倩说:“给学员讲解党的政策,尤其是农村农业发展方向和乡村振兴相关理论能够让一些优秀的青年农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记者发现,“产业导师”在带领创业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存在系统化不足、专业化不强等问题。主要是农民“拜师”仍有一定困难。想要寻找合适的“产业导师”,需要向上层级申请,流程较慢。此外,部分“产业导师”业务素质有待加强。一些村级“产业导师”专业素质不高,对产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等掌握不够。

蒲立军建议,定期对导师授课效果与学员满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及时更新导师库。

(蒋成)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