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真的令人生畏吗?学者:可应用于癌症检测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讲解了非动力核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应用情况。相比于人们对核技术的恐惧,樊明武说,非动力核技术可以维护人类的健康,这体现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对癌症的检查上。

核技术真的令人生畏吗?学者:可应用于癌症检测治疗

来源: 广州日报
2019-10-15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谈核色变?

核技术能检测治疗癌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龙锟、杨耀烨 通讯员康石伟 摄影报道)当谈起核技术,人们也许先联想到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的原子弹,核技术真的令人生畏吗?

日前,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日报社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中心承办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第168讲举行。本场讲坛也是2019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活动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讲解了非动力核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应用情况。樊明武表示,非动力核技术可应用于癌症的检测治疗、无添加剂食品的制造、现代农业的虫害防治等各种领域,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公众没有必要谈核色变。

非动力核技术可护人类健康

据介绍,樊明武一直从事粒子加速器和电物理设备有关技术研究。在广州科普大讲坛上,他回顾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等事件。因担心核辐射,中国出现过公众盲目抢购碘盐,也有群众听信“核泄漏”谣言纷纷“外逃”的情况。“产生心理障碍,引发的问题比真正辐射的影响要大得多。”樊明武强调,中国的核电技术是安全的,因为采用的全部是压水堆,并且有燃料包壳、压力容器、安全壳。

“上述的核电事故都属于第一代核电,我国核电吸取三代核电理念和技术,也充分考虑了龙卷风、飞机撞击等极端情况。”他表示。

樊明武在讲坛中主要介绍的技术是“民用非动力核技术”,这是指除核武器与核电之外的核技术,包括各类加速器、核探测器、成像装置、放射线医疗设备、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治疗和显像药物)、辐射改性的材料等, 应用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

相比于人们对核技术的恐惧,樊明武说,非动力核技术可以维护人类的健康,这体现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对癌症的检查上。此外,基于非动力核技术的质子治疗可以有效针对癌症。“在一般的光子和电子治疗中,光子和电子到人体深部后,能量不断地衰减,但是质子进入比较深层的病灶区时,能量不衰减,还能依靠改变质子能量,送到人体不同深度,作用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使质子仅仅落在病灶区,精准杀死癌细胞。”

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兼具环保和节能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会形成很大的产业链,仅“辐照”这个技术领域,就能应用在食品保鲜、杀虫、消菌灭毒等产业。

辐射加工是指利用γ射线和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照被加工物体,使其品质或性能得以改善的过程。

樊明武说,在辐射加工中,加工在常温下进行,被加工物质的温度基本维持不变,属于冷加工,从分子结构上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仅不改变被加工物体的形态,而且具有节能特点。“医疗用品辐射消毒是高压高温消毒能耗的1/40,而食品辐射保鲜则是食品冷冻保存能耗的1/10-1/100。”

据樊明武介绍,进行辐射加工的场所,都是经过极其严格并且精确的设计,辐射所用的射线完全被阻隔在加工区,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辐射后的产品既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化学成分,更不会产生感生放射性,所以非动力核技术产业也是环保型产业。

如今樊明武仍然在率领团队努力实现非动力核技术在新材料、医疗、环保领域的应用和技术突破。

(龙锟、杨耀烨)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