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首航出征南极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展开“双龙探极”,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雪龙2”号将首先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

“雪龙2”号首航出征南极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19-10-15 0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展开“双龙探极”,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新闻发布会上说,本次考察以“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为根本遵循,掌握南极变化对全球影响的趋势,提高我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南极全球治理。

四百多人组成考察队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首次在深圳举办,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2”号受邀从深圳启航。

根据自然资源部批准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总体方案”,考察队由来自105家单位的413人组成。

“雪龙2”号将首先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

“雪龙”号将于10月22日从上海出发,前往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开展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科考作业,再到戴维斯海、普里兹湾、中山站作业,之后回国,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秦为稼说,本次南极考察将充分利用船舶、海冰、海洋、陆地、空中、考察站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实施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前期工程、开展业务化观(监)测、实施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完成基建收尾及站区环境整治,以及常规保障、物资运输、工程建设、国际合作等工作。

能“掏空”十米高冰脊

“雪龙2”号隶属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由芬兰AKER北极公司和中船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联合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建造。该船在经过东海海域常规试航后,于今年7月11日正式交付。

“雪龙2”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能以2节~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加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雪龙2”号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该船采用国际先进的艏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转动。

“‘雪龙2’号最大的改进就是破冰能力的增强。”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究员、“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介绍,双向破冰采用的是全回转吊舱电力推进系统,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推进部转动180°,同时把船尾变船首,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

船的底部,有一个深约10米、可直通海底的方形大井——月池,井的上下方有两个底盖,水密性能良好。除了月池,各型吊车的实用配置,艉部木铺板及甲板固定件一体化设计……相较于老“雪龙”,“雪龙2”号的科考作业条件、设备性能、空间布置等都有了质的飞跃。

雪龙号已经完成大修

10月10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也完成大修。经过短时间备航,“雪龙”号将与“雪龙2”号一起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雪龙”号今年5月20日进入江南造船集团厂区开始大修。继2007年的功能改造、2013年的主机“换心”,此次是“雪龙”号的第三次大修。

“雪龙”号是我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入,并根据需求作了改造。26年间,“雪龙”号是我国唯一一艘能够在极地冰区航行的科学考察供应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1.2米厚的冰。自1994年首次执行极地考察任务以来,“雪龙”号先后22次赴南极、9次赴北极执行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

文/综合本报记者 高语阳

新华社 自然资源部等

(高语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