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千名“老杨”解民忧

金凤镇找到了刚退休的老杨,请他利用宝贵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成立老杨群众工作站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让老杨以老带新,发展群工志愿队伍。自2016年以来,“老杨群工”开展政策法治宣讲230余场次,接访下访7490人次,解决民生事项和矛盾纠纷2412件次,推动拆迁交地近万亩,安置征地群众1.2万人。

重庆千名“老杨”解民忧

来源:新华网 2019-10-11 11: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重庆10月11日电 题:重庆千名“老杨”解民忧

新华社记者韩振

村民赵阿姨因为女儿离婚的事情,一早来到重庆市高新区金凤镇政府找老杨。老杨名叫杨永根,以前是镇里的综治办主任,退休后利用3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专门为群众排忧解难。

金凤镇地处重庆高新区,外来人口多,征地拆迁多,各类矛盾纠纷比较突出。“2015年,我刚到镇里任职,一连十几天,天天有群众找我反映问题,其中不少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往往不是单个部门能够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金凤镇党委书记周文杨说。

金凤镇找到了刚退休的老杨,请他利用宝贵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成立老杨群众工作站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让老杨以老带新,发展群工志愿队伍。

“我们打通部门壁垒,在镇里设老杨群工站,整合党建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多方资源进驻;在村社设老杨群工室,在楼栋、企业设老杨群工点,形成了三级社会治理体系,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周文杨说。

记者在金凤镇老杨群工站看到,“站长”杨永根正耐心地跟村民赵阿姨交流。工作站内,司法服务、劳动争议、信访接待等多个窗口,都有群工人员在办公。“群众的很多矛盾涉及公安、司法等部门,以前我们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多个部门在一起处理矛盾,效率和效果都大幅提高。”正在窗口前接待群众的派出所民警刘明亮说。

今年6月,金凤镇一家企业因薪资问题,与160多名员工产生纠纷。企业求助老杨群工站后,老杨带领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时介入,经过耐心疏导和法律引导,经过3天时间终于将该纠纷妥善化解。

自2016年以来,“老杨群工”开展政策法治宣讲230余场次,接访下访7490人次,解决民生事项和矛盾纠纷2412件次,推动拆迁交地近万亩,安置征地群众1.2万人。

由于治理成效突出,“老杨群工”已成为重庆基层治理的一张名片,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据统计,截至目前金凤镇已发展1000余名群工人员,形成了“1站10室150点”的基层治理格局。

在一个“老杨”的带领下,金凤镇1000多名“老杨”,每天深入社区、楼栋、企业,正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韩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