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建设审批制度迎来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一个工程从起步到完工,要经历繁琐的审批过程,涉及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跑出“加速度”。

合肥大建设审批制度迎来重大突破

来源:合肥晚报 2019-10-08 06: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审批时间减少一半

大建设审批制度迎来重大突破

10月7日,记者获悉,近日合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今后全流程审批时间将缩减至110个工作日以内,较之以前压缩了一半。这标志着大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也为企业来合肥揽活投资进一步减负。

合肥市在依托安徽“互联网+政务”的基础上,建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后,市级新办项目符合规定的,一律使用审批管理平台进行申报。”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管理平台建成后,相继与住建部、省住建厅审批平台、安徽省政务网、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成功对接,打通各个审批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批协同和数据共享。同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从源头上杜绝“审批搭车”现象。

众所周知,一个工程从起步到完工,要经历繁琐的审批过程,涉及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

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跑出“加速度”。“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成6类,按照既合理缩减时间、又防止盲目压减时限的原则,对每个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得各类项目总审批时间缩短至40~110个工作日,较改革前的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缩了一半。”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

根据最新的规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房屋建筑类)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11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线性工程类)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7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83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70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40个工作日;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的总审批用时不超过75个工作日。

通过改革,以后还将实现多家窗口整合,一个窗口对外。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设立综合窗口统一收发,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审批服务新模式,避免申报单位(人)来回奔波多个部门之间。此外,项目审批清单将由现有的136项减少为88个。(合建宣 记者 吴奇)

(吴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