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兴农十法”促农增收

眼下,正是临海蜜橘生长后期,连日来,省、市各级专家纷纷来到涌泉、永丰种植基地,深入山头、田间开展技术指导,这是临海市“兴农十法”中“智库送技”的一个具体案例。近3年来,临海市着力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农合联党建工作,助农增收1.6亿多元。

临海“兴农十法”促农增收

来源:浙江日报 2019-10-08 0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眼下,正是临海蜜橘生长后期,连日来,省、市各级专家纷纷来到涌泉、永丰种植基地,深入山头、田间开展技术指导,这是临海市“兴农十法”中“智库送技”的一个具体案例。

近3年来,临海市着力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农合联党建工作,助农增收1.6亿多元。

在实践中,临海市围绕“标准引领、经纬结合、资源统筹、双线融合、众筹造血、红色信贷、先锋代办、智库送技、双带惠民、协作帮扶”等“兴农十法”,在抓党建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据了解,该市依托特色农业产业,成立产业农合联党建联盟,为会员提供技能培训、种子供应、产品加工等专业服务,打造“产业农合联+区域农合联”经纬结合服务体系。目前,该市已建立区域农合联党组织20个,成立柑橘、茶叶、杨梅、生猪、小水果等5个产业农合联党建联盟,让党员骨干带动强村富民。

该市还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内容的“双带”工程,培养一批党员“双带”标兵,设立党员示范田、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棚、示范基地,鼓励党员在新品种选育、经验探索总结、市场营销等环节先行先试,为绿色农业注入红色力量。目前,“双带惠民”法已在全市建立示范基地1万多亩,党员带头引进推广新技术52项,带动23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辐射推广至4.2万亩,年增收2000多万元,取得了以点带面的引领示范效果。

(斯信忠)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