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国旗故事】潘志先:五星红旗引领我们奋进

解放东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看着一枚枚纪念章,潘志先自豪之余总是怀念牺牲的战友,“很多战友都是因为缺医少药牺牲的。受家庭环境熏陶,潘志先的孙子潘嘉博2016年到华药国际医药有限公司工作。

【家国情·国旗故事】潘志先:五星红旗引领我们奋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0-08 06: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华药离休职工潘志先一家三代投身医药事业

五星红旗引领我们奋进

  潘志先一家三代人共祝新中国繁荣富强。记者马彦铭摄

10月1日,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直播时,87岁的华药离休职工潘志先,特意穿上挂满纪念章的制服,并把前些天刚给他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戴在了胸前。他挥舞着五星红旗,轻声唱着国歌,满脸自豪。儿子潘立君、孙子潘嘉博陪伴在老人身旁,一起挥舞着国旗,神情专注地看着电视。

“只有国家强大了,事业才能发展,人民才有尊严。”到华药工作前,潘志先是一名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深刻记忆和深深自豪。潘志先说,开国大典举行时,部队正在行军途中,当通过无线电波收听到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时,他和战友们一起欢呼起来。从那以后,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冉冉升起,潘志先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解放东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看着一枚枚纪念章,潘志先自豪之余总是怀念牺牲的战友,“很多战友都是因为缺医少药牺牲的。”正因如此,当1958年4月转业到华药工作时,潘志先就下定决心,要像在战场一样,为改变缺医少药的状况冲锋陷阵。

来到华药后,潘志先做过消毒工、配料工等,之后在工会等部门任职。1958年12月,华药成功选育出我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后又培育出我国第一株链霉素和土霉素菌种。到1978年,华药产品由最初的5种增加到75种。“这些成绩,是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取得的。”潘志先认为,是使命与责任,是五星红旗引领着“共和国医药长子”华药和华药人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潘志先一家三代都是华药职工。他到华药工作60多年来,每逢国庆,家里都要悬挂国旗。三代人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对国家和医药事业的忠诚不变,对国旗的热爱不变。

潘立君1978年来到华药,一直从事设备管理维护等工作。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虽然华药前些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面对高薪等诱惑没有丝毫动心,仍坚守着为医药事业和华药奉献毕生力量的诺言。“今年,倍达分厂青霉素发酵水平再创历史新纪录,较国内其他生产厂家高出20%至30%,成为青霉素行业的领跑者。”说到企业成绩,平日严肃的潘立君喜形于色。

受家庭环境熏陶,潘志先的孙子潘嘉博2016年到华药国际医药有限公司工作。“公司主营业务是制剂产品出口,代表着华北制药的国际形象。正因如此,五星红旗一直在我心中飘扬。”潘嘉博说。(记者马彦铭)

(马彦铭)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