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一元午餐今年升级为“大丰收”

景区负责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地特色食材制作的“一元午餐”既让游客吃到特产,也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2017年国庆假期,老君山景区首次推出“一元午餐”,为游客准备了栾川当地特色小吃糊涂面,还配有荷包蛋和馒头。

老君山一元午餐今年升级为“大丰收”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10-06 0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一元午餐”升级了

景区工作人员把盛有食物的盘子摆出“70”图案

景区为游客提供一顿热乎饭

  部分食材为当地农作物

今年十一期间,河南老君山景区气温较低,为让游客吃上一顿热乎午餐,景区连续第三年推出“一元午餐”,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华丽升级,再次吸引四方游客来老君山尝鲜。新升级的“一元午餐”除了传统的素面,还增加了蒸红薯、蒸芋头、鹌鹑蛋、黄瓜段和小番茄等。

10月1日当天,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景区工作人员把盛有食物的盘子摆出“70”图案。老君山景区负责人徐雷告诉北青报记者,1日开餐前,游客们围在图案四周,自发喊出“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向祖国表白。

景区负责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地特色食材制作的“一元午餐”既让游客吃到特产,也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2017年国庆假期,老君山景区首次推出“一元午餐”,为游客准备了栾川当地特色小吃糊涂面,还配有荷包蛋和馒头。发餐现场,设有自动投币箱,游客自行投币一元。2018年国庆假期,老君山景区再次推出“一元午餐”,并且食材上进行了升级换代,煎蛋换成了烤肠。此外,为方便游客就餐,还在发餐区摆上桌子、椅子,让游客舒适就餐。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时共售出22000多份,但餐费却收到了23000多元。

对话

“一元午餐”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连续三年推出“一元午餐”,河南老君山景区因为这项暖心服务备受各地游客好评。昨日,老君山景区负责人徐雷告诉北青报记者,“一元午餐”服务让游客不仅看到老君山美景,也能尝到当地特色美食,还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

北青报:做“一元午餐”需要哪些准备?

徐雷:“一元午餐”发放点位于老君山半山腰的一个中转站,海拔1866米。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把食材、餐具、桌椅从山下运上来。今年抽调了20个员工专门负责“一元午餐”工作。

北青报:今年的“一元午餐”有哪些变化?

徐雷:除了前两年的主食素面外,我们还增加了红薯、芋头,我们当地玉米面做的馒头,以及黄瓜和小番茄等。这些食材组合在我们当地被称为“大丰收”,也希望游客来到老君山不仅能欣赏到景色,也能尝到我们当地特色,共享丰收的喜悦。

北青报:目前为止一共办了几天?卖出了多少份?

徐雷:国庆节前4天中午都有推出,其中1号卖了1千多份,2号卖了3千多份,3号和4号各卖出了5千多份。

北青报:一共收入多少?

徐雷:还没有仔细算,但是和往年一样,每天的收入都要比卖出的份数多一些。1日当天,一位要上山的游客往钱箱里投了30多元钱,当时我们还没开餐。我让他留下吃饭,结果他说景区在做好事,他也想捐点钱,就把身上的零钱都投进去了。

北青报:连续多年推出“一元午餐”,成本压力大吗?

徐雷:我们的食材都是当地特产,成本不高,比如红薯是我们8毛钱一斤从当地农户那买的,游客尝鲜的同时也能增加当地农户收入。

北青报:今年还邀请当地食药监部门吗?

徐雷:当然,我们一定要让游客吃得放心。推出“一元午餐”之前,我们已经向当地食药监部门备案,做的食物我们也都会留样。

北青报:除了一元午餐,景区还推出过哪些便民服务?

徐雷:每逢节假日,景区都会推出一些活动。今年端午节,我们准备了栾川特色的槲包,请游客品尝。中秋节,为游客准备了月饼。我们当地有立“油条树”的传统,就是把油条挂在竹竿上,以庆祝丰收。今年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我们也立起“油条树”,请游客吃油条的同时也了解我们当地风俗。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统筹/池海波

(本报记者 张月朦)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