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农民勾勒多彩丰收画卷

23岁的周晶是当地一位“95后”农民,和大多数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同龄人不同,他对家乡金色的稻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9月25日,周晶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绘画。

“95后”农民勾勒多彩丰收画卷

来源:新华网 2019-10-05 08: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十月的日峰镇,一派丰收景象。秋分已过,稻田愈显金黄。这座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的小乡镇,依山傍水,树木苍翠,屋舍掩映其间。

23岁的周晶是当地一位“95后”农民,和大多数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同龄人不同,他对家乡金色的稻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每天上午,周晶都会和父亲一起开着拖拉机,爬过几段颠簸的乡间土路,将收割好的稻谷装在麻布袋中,再和父亲一起扛到车上。每天下午,周晶和父亲满载着一车的收获回到家中。

忙完一天的农活后,周晶走进一间阴暗的小屋子,在几盏歪歪扭扭的白炽灯前坐下,架起画板,拿出画笔,打开五彩斑斓的颜料盒。画笔摩擦画纸的声音,在安静的小屋子里显得格外悦耳。最近,他正忙着给一幅快完成的油画着色,画中潺潺的溪水从远山流过,流经小树林,流过金黄的稻田……

这间简陋的农房里,摆放着周晶各式各样的油画作品,尽管看上去不像一间画室,却存放着周晶的绘画梦想。2012年,由于成绩不理想,初中毕业后,周晶没有选择继续读书或者外出打工,而是回到家中帮着父亲种水田。

9月25日,周晶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绘画。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后来听说县里油画创意产业园的工作人员来招生,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周晶说,学习绘画是为了尽快学会谋生的本领。

尽管周晶早期的油画主要由各种“颜料块”堆砌而成,画得并不好,但他心里对绘画有一份特殊的热爱。“小时候,全家人最开心的就是每年丰收时节,田里的水稻黄了,能卖个好价钱。”周晶说,父母靠着几亩田把他和妹妹拉扯大,他从小就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最向往的丰收图景。

在油画创意产业园学习期间,周晶下课后常常会留在教室,独自一人继续练习。经过7年的努力,周晶的油画有了自己的风格,色彩也开始统一起来。

2019年4月,周晶终于获得了产业园的认可,成为一名正式的画师。与此同时,他的父母也通过土地流转,耕种的稻田规模达到几十亩。这些年,周晶画得最多的便是家乡的山水农田,画中的房屋从斑驳破旧到焕然一新,记录着一家人从贫穷到富裕的点点滴滴……

如今,在黎川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县城,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油画墙绘随处可见。2019年1月,黎川县因为油画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在全国从事油画产业的黎川县人士超过3000人。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年产值达3亿元,已累计培养画师1000余人,帮助农民画师年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金色的稻田旁,周晶每天和父亲忙得不亦乐乎。忙碌过后,父子俩在家门前坐着,喜笑颜开,身后房屋的墙上,“建新房修大路同奔富裕,沐清风享幸福感恩有党”的对联被夕阳照亮。(新华社记者黄浩然)

(黄浩然)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