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5时50分“秋分”: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此时节,枫叶红似火,稻谷遍地黄,丹桂花飘香,蟹肥菊正黄,处处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23日15时50分“秋分”: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来源:新华社 2019-09-22 09: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天津9月21日电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15时50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入秋”。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

据了解,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开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90天中的中分点。“秋分”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此时节,枫叶红似火,稻谷遍地黄,丹桂花飘香,蟹肥菊正黄,处处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从“秋分”开始,我国气温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大雁、燕子等开始成群结队地从北方飞往南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及背部受凉;饮食上,注意温和清淡,不要过度“肥甘厚味”,否则易加重或引发脾胃方面的疾病。

(周润健)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