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控”重现《大江大河》时代

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第一名,豆瓣评分8.9分,是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最终获得本届“五个一工程”奖可谓众望所归。

“细节控”重现《大江大河》时代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09-19 07: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第一名,豆瓣评分8.9分,是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最终获得本届“五个一工程”奖可谓众望所归。据了解,《大江大河》第二部的剧本及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大江大河》由孔笙和黄伟联合执导。在执导该剧之初,两位在行业内成绩斐然的导演达成一致意见:用最朴实、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去阐释这部戏,重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总结创作经验时,导演孔笙表示,“电视剧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情感和细节。丰富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由鲜活的人物去真实记录那段改革开放的历史,让观众相信确实有这样一群人这样生活过。这就是现实主义,真实而又真诚。”

孔笙是圈内出了名的“细节控”。《大江大河》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如何还原时代质感、营造真实的故事情境,成为两位导演最先需要面对的难题。孔笙说:“因为它离我们太近了,也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些清晰的记忆,所以我们的主创人员、制片这边,都是带着一种情感、带着一种致敬的心情去拍摄。”

孔笙坦承,《大江大河》的拍摄确实挺辛苦,“村子是重新搭建的,整个工厂里我们搭建了很多住房、办公室、会议室。”

除了场景,导演对道具和服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演员童瑶回忆,连女演员扎头发的皮筋样式、怎么扣扣子等细节,导演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此,孔笙有着坚定的看法:“如果你拍得不像或者不是那个年代,这个戏的真实性就会打折,观众的亲切感也会打折。”此外,黄伟在拍摄过程中还亲自淘了一些道具,如剧中1977年10月21日的报纸、寻建祥的录音机和磁带等。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杨文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