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傻大黑粗” 江南铸都嘉禾迈向“绿色智造”

(记者 鲁毅 通讯员 邓和明)“70年来,我们经历了从‘傻大粗黑’到‘绿色智造’的历史巨变,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江南铸都”“中国锻造之乡·绿色锻造发展基地”“湖南省铸造产业基地”“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一张张金字招牌也相继落地嘉禾。

告别“傻大黑粗” 江南铸都嘉禾迈向“绿色智造”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9-18 21: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告别“傻大黑粗”江南铸都嘉禾迈向“绿色智造”

传统锻造工艺。供图

中新网郴州9月18日电 (记者 鲁毅 通讯员 邓和明)“70年来,我们经历了从‘傻大粗黑’到‘绿色智造’的历史巨变,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江南铸都湖南嘉禾县县委书记郭薪18日表示,通过多年发展,该县铸锻造产业实现涅槃重生,正在变身“绿色铸都”。

当天,“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嘉禾县专场在郴州举行,介绍了该县紧贴时代的振兴发展之路。

现代铸锻造生产车间。供图

铸锻造是嘉禾的传统、特色产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曾长期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生产、傻大黑粗式工艺发展阶段。70年来,嘉禾县不断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铸锻造逐渐成为该县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并成就了江南铸都的响亮名片。

一组数据见证了该产业的支撑地位:嘉禾县铸件总产量由2012年的4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0万吨,占珠三角地区60%的市场份额,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县内铸锻造企业达156家,年产值达130多亿元;嘉禾籍人士在广东、广西等地创办铸造企业400余家,成为“泛珠三角”不可或缺的机械工业协作配套基地。

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嘉禾紧紧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整合铸造企业,并坚持以装备制造和精密五金为主攻方向,以改造传统企业和引进培育高新企业为主要途径,大力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动铸锻造向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跨越升级。

  铸锻造产品。供图

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刀两头”(菜刀、镰刀、蔑刀、锄头、镢头)发家,到如今制造豪华汽车部件、头发丝细的“钻头”、采矿装备“巨无霸”,嘉禾铸锻造技术实现了从原始的人工锻打,到机械化作业、电子化生产、智能制造“四级跳”。

数据显示,该县累计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先后生产出湖南省第一台压铸机和第一台激光切割机等,拆除并更新360多座不合格冲天炉、铝壳炉,铸锻造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验被工信部列入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库。

“江南铸都”“中国锻造之乡·绿色锻造发展基地”“湖南省铸造产业基地”“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一张张金字招牌也相继落地嘉禾。2018年,嘉禾迎来了“世界500强”新兴铸管集团的绿色智能产业园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25亿元、年产铸件30万吨、产值25亿元。

而今,嘉禾铸锻造产业成功实现了四大转变:生产主体从“货郎担”向“企业家”转变,生产模式从“作坊式”向“集约化”转变,生产手段从“贴标签”向“创品牌”转变,生产终端从“农用型”向“高新尖”转变。

“‘打铁的嘉禾人,铁打的嘉禾人’,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在嘉禾产业转型发展之路上不断创造奇迹。”郭薪认为,华丽转身后的嘉禾铸锻造更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将有力带动嘉禾高质量发展。(完)

(鲁毅)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