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首次对外发布“计算策略”,包括基于架构创新、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构建开放生态进行布局。
胡厚崑表示,华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而是主要以云服务的方式,面向客户开放部件,包括主板等硬件、服务器操作系统等软件、应用开发和迁移的使能。他透露,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
在架构创新方面,华为推出了达芬奇架构,到目前为止,达芬奇计算架构是业界唯一能够覆盖“端、边、云”全场景的处理器架构,这也是华为打造计算产业的坚实基础。
胡厚崑认为,目前产业界算力供给却是稀缺的,算力供给的关键在于处理器的效能,当前摩尔定律已经几乎走到极限的时候,从产业发展角度,我们必须要在处理器架构上寻求突破,要用新的处理器架构来匹配算力的增速。
在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方面,胡厚崑说,处理器是整个计算产业最基础的部分,经过多年投资努力,华为已经发布了多个系列的处理器。
“具体包括支持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支持AI的昇腾系列,支持智能终端的麒麟系列,以及支持智慧屏的鸿鹄系列。”他说,未来将持续不断地对处理器进行投资,将来还将推出一系列处理器,面向更多的场景。
在商业策略方面,总体而言,华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以云服务面向客户,以部件为主面向合作伙伴,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
具体来说,包括硬件开放:我们把服务器主板、AI模组和板卡等硬件开放给伙伴,帮助伙伴做好整机和解决方案;
软件开源:我们把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软件开源,帮助伙伴做好商用版本,让软件开发更简单;
使能应用开发和迁移:我们不做应用,但我们提供工具和团队,帮助伙伴更高效地做好应用开发和迁移。
在构建开发生态方面,4年前华为首次发布的沃土计划发展了130多万开发者和14000多家ISV(合作伙伴)。今天,华为升级了沃土计划,投资15亿美元,希望使开发者的规模扩大到500万人,使能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应用及解决方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