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1个县(市、区)完成“两卡制”系统改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下一步,安徽省还将进一步拓展“两卡制”服务内涵,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管理范畴,同时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村医少录入,让居民少跑路。

安徽81个县(市、区)完成“两卡制”系统改造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2019-09-01 0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8月29日,记者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省于2018年初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并于2019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推开。

“两卡”是什么?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仅是管理方式的变革,并不改变原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其将项目实施中两个关键环节用虚拟“卡”进行形象化描述。

其中,第一张“卡”的作用是“身份认证”,居民在接受健康服务后,通过人脸识别、刷身份证、指纹识别、电子健康卡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确认服务真实性和服务的满意度。第二张“卡”的作用是“绩效考核”,每位医生有自己全省唯一工号,以自己工号登录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每做一项服务系统自动记录相应的工作量到医生的工号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按照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结算,确保资金分配的公平性。

激发村医积极性

“两卡制”的运行依赖于完善的信息系统,也需要基层卫生工作者特别是村医的主动参与,省卫生健康委要求打破原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大锅饭”分配机制,资金分配,村医可以随时登录系统查询自己的工分绩效,计算自己的劳务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与此同时,省卫生健康委结合“两卡制”实施,在全省逐步推广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工作,村医们通过健康一体机、移动终端等将居民健康数据传入系统后,不再重复填入纸质健康档案中,切实给村医们松绑减负。

提升居民获得感

安徽省“两卡制”管理创新电子服务券模块,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项目以电子健康券形式,发送至居民手机移动APP中,这让居民充分了解享受的健康服务内容和获取方式。

据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郭德春介绍,目前,全省总计81个县(市、区)完成了“两卡制”系统改造,系统产生了工分值,“两卡制”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其他县(市、区)也已完成了启动阶段相关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将全部进入实际运行阶段。下一步,安徽省还将进一步拓展“两卡制”服务内涵,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管理范畴,同时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村医少录入,让居民少跑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