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士兵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孩子以后做得比我更好

一圈、两圈、三圈……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作,血液在机采下,奔流回涌。据统计,截止8月28日,姜赟是中华骨髓库第8807例,浙江省第492例,湖州市第12例,吴兴区第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退伍士兵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孩子以后做得比我更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8-29 19: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退伍士兵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孩子以后做得比我更好

退伍士兵捐献造血干细胞吴明宪摄

中新网湖州8月29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吴明宪)一圈、两圈、三圈……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作,血液在机采下,奔流回涌。

浙江省中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里,一位身穿黑色T恤的小伙子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小伙名叫姜赟,31岁,浙江湖州人,是一名有着8年军旅经历的退伍兵。

早在5天前,姜赟就来到浙江省中医院,每天早晨和下午注射动员剂,直到28日早上7点半打完最后一针。他知道,在远方,有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正在等他。

姜赟在捐献中 吴明宪 摄

决定捐献 父母3天前才知道

“以前都不知道,就是前天他妈妈跟我说了。”姜赟父亲姜新海对儿子的捐献有些吃惊,但姜新海知道,儿子就是这么固执的一个人。

姜赟母亲叶莉琼虽然在一个月前知道儿子去体检,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也是三天前才知道,“起初有点担心,但后来志愿者也有讲解,说对身体没什么影响,那我也支持他。”

知道儿子已经在医院准备捐献,姜赟的父母没有劝阻,因为这是儿子的决定,也是应该做的善事。

时间回到2007年,19岁的姜赟去往福建服兵役,开始了为期8年的军旅时光。期间他曾任部队班长职务,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4次,嘉奖5次。

退役后,姜赟回到家乡,在吴兴区八里店从事通讯装维工作。

“我觉得这就是爱国爱人民,我当过兵,我觉得这是一份光荣。”谈及为何捐献,姜赟简单回答,即便脱下了熟悉的军装,珍惜荣誉和奉献,却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姜赟是浙江省第49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吴明宪 摄

我愿意 与受捐者素不相识

中午12时,循环7次后,机采停止,16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毕。躺了四个小时全身麻木的姜赟,直到这时,才松了一口气。

据统计,截止8月28日,姜赟是中华骨髓库第8807例,浙江省第492例,湖州市第12例,吴兴区第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16年,姜赟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留下血样。2019年7月4号,吴兴区红十字会接到姜赟初筛通过的信息,询问是否愿意时,他丝毫没有犹豫,马上回答“我愿意,没问题”。

对受捐者来说,姜赟的一句“我愿意”,带来的是一次全新的生命。受捐的孩子,事后送来了一封感谢信。相比于捐献时的平静,这时的姜赟倒是有些害羞了。

姜赟表示,将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到小患者身上后,就能帮助他重建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有望治愈疾病,“希望他以后健健康康生活,也能做我能做到的事情,并且做得比我更好。”

据吴兴区红十字志愿者赵赟妍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75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捐献并不影响身体健康。

“现在医学发达,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献血过程差不多,捐献者并不痛苦。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能加入进来,为更多血液疾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赵赟妍说。(完)

(施紫楠 吴明宪)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