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起新城——赣州蓉江新区高标准建设纪实

2016年3月,省编办批复设立赣州蓉江新区的消息传遍赣南大地;同年9月,赣州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蓉江新区还将城市交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规划道路113条,总里程达377公里,逐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形成体系完善的四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红土地上起新城——赣州蓉江新区高标准建设纪实

来源:江西日报 2019-08-28 07: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16年3月,省编办批复设立赣州蓉江新区的消息传遍赣南大地;同年9月,赣州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2017年5月16日,赣州市蓉江新区正式揭牌。

蓉江新区北起上犹江,南至潭口镇,西起蓉江,东至章江,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两年多来,蓉江新区建设者为把新区打造成为赣州经济发展核心区和总部经济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竭尽心智,努力作为。如今,一个高标准、高品质城市新区正在赣南大地拔地而起。

做精做细做实城市规划

生态立城,绿色先行。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蓉江新区采用“边塑景边建城,以环境促发展”的建设思路,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其中包括仓背岭公园在内的7个公园,以及1条防护林带和18条市政道路,总占地面积约700公顷。

蓉江新区还将城市交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规划道路113条,总里程达377公里,逐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形成体系完善的四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蓉江新区还严格落实中心城区10分钟便民生活圈专项规划,科学布局商业综合体、酒店超市、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此外,全面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智能传感、大数据平台等方面统筹推进,努力打造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难题

“新区的建设必须优先考虑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蓉江新区第一项目是建返迁安置房,第二项目就是建小学校园。”蓉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凌如是说。

循着王凌的介绍,记者来到蓉江新区学达路西侧的温馨家园小区棚改返迁安置房现场,高品质的公共设施、完善的小区配套等令人眼前一亮。为保障安置房品质,让群众满意,蓉江新区明确“品质不低于普通商品房标准”的要求,打造赣州中心城区高品质棚改返迁房。截至目前,先后开工建设的四个地块棚改返迁房总建筑面积93.1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棚改返迁房5959套,总投资28.02亿元。

蓉江新区还深入实施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规划建设中小学校47所,并按300米服务半径的标准配建公办幼儿园;开放共享学校文化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产业培育开启新征程

2018年11月,总投资约43亿元的赣州市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蓉江新区。该项目的落户,翻开了蓉江新区建设赣州大数据产业核心区、引导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篇章。2018年12月,云创智谷新经济双创园正式开园,目前已吸引中软国际、火星时代、飞牛信息等50余家企业入驻,创业服务的体系初步构建。

蓉江新区研究制定了《产业调整指导目录》,为指导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明确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污染型企业,淘汰不符合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企业;主动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培育新经济、新产业;强化企业服务,主动对接一批辐射力广、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谢称利 记者 唐 燕)

(唐 燕)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