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惩戒双向提升企业信用 江北完成首例企业信用修复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因夜间建筑施工,造成噪声污染,被处以行政处罚,其不良信息被载入“信用浙江”数据库并公示。据介绍,今年以来,江北排查整改涉金融等领域“黑名单”,同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就评先评优、资格审查等方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核查机制。

修复、惩戒双向提升企业信用 江北完成首例企业信用修复

来源:中国宁波网 2019-08-28 07: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宁波网讯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因夜间建筑施工,造成噪声污染,被处以行政处罚,其不良信息被载入“信用浙江”数据库并公示。公司经主动申请,近日依法完成信用修复,该不良信息不再作为负面信息使用。据悉,这是江北区完成的首例企业信用修复。

企业处罚信息被信用平台公示,相当于上了信用“黑榜”,企业在信用评级、采购、招投标、评先评优、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等方面均受到限制。“信用修复机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为实施精准监管和联合奖惩提供了重要支撑。”江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江北区还对失信企业进行系统性惩戒管理。近日出台的《江北区失信企业财政专项资金联合惩戒的办法(试行)》,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被责令停产停业,以及因贿赂、逃税骗税、恶意欠薪等行为被责令停产停业,被列入信用中国、信用宁波网站公布的“黑名单”的企业,予以“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度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兑付。此外,在运用财政兑付对失信企业反向倒逼的同时,江北还鼓励企业实施信用修复,对于被移出“黑名单”的企业,经发改、财政等部门审核通过,恢复区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资格。

据介绍,今年以来,江北排查整改涉金融等领域“黑名单”,同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就评先评优、资格审查等方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核查机制。目前,江北区人力社保局出台了严重欠薪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区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评分制度》、区税务局的“税务贷”和区市场监管局的“信用报告评估”融资模式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信用江北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记者徐欣江北区委报道组张落雁通讯员俞辉)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