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城际铁路雄安新区首个桥梁转体施工胜利完成

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新区首个桥梁转体施工胜利完成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8-27 09: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 记者张晶 见习记者李佳泽摄

河北新闻网8月27日讯(记者李保健)今天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胜利完成。这是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第一个跨既有高速铁路转体,也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桥梁转体,对京雄城际铁路按期通车及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位于雄安新区雄县境内。该连续梁主跨为80米,转体总重量约8900吨。为了确保既有津保铁路运营安全,不影响既有铁路运营,采用转体施工,利用既有铁路运营间隔(维修天窗点)进行转体。今天零时7分正式开始转体,1时20分顺利完成转体,用时73分钟。

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 记者张晶 见习记者李佳泽摄

“奋勇争当开路先锋是京雄城际铁路全体建设者奋斗的航标。”京雄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政表示,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智能工程、绿色工程、人文工程"的建设要求,我们以此项目为载体从桥梁转体施工准备、转体系统、梁体称重及配重、转体与控制、体系转换等方面反复总结提炼,首次形成了系统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墩底转体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专项标准。

此次连续梁转体施工坚持以智能化为支撑,突出BIM技术应用,通过BIM+IOT模型,广泛集成现场视频监控、转速监测、应力监测、风速监测、温度检测等数据对转体施工进行碰撞检查、虚拟转体和三维可视化交此次连续梁转体施工坚持以智能化为支撑,突出BIM技术应用,通过BIM+IOT模型,广泛集成现场视频监控、转速监测、应力监测、风速监测、温度检测等数据对转体施工进行碰撞检查、虚拟转体和三维可视化交底,将转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系统的进行了事前预判,确保了施工进度可控、质量安全、一次成优。

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记者张晶 见习记者李佳泽摄

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施工采用(48+80+48)米旁位支架大节段现浇+墩底逆时针转体工法,转体重量8900吨,转体角度62°32′。转体完成后,中跨合龙段采用“钢壳法”施工,以有效避免施工风险,保证铁路营运线安全。

京雄城际铁路,新建线路全长92.03公里,设置北京大兴站、大兴机场站、固安东站、霸州北站和雄安站5座车站,全线通车后,将与全国主要城市实现高铁互联互通,北京城区至雄安新区实现30分钟通达。

(李保健)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