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已建成29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今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在沈北新区组织召开了全市美丽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场会。截至目前,在全市已排查出的黑臭水体中,目前已基本治理完成40余处,剩余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

原标题:全市已建成29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来源:沈阳日报 2019-08-27 07: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全市已建成29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9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的行政村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40余处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治理完成……

随着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工作,美丽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有效进展。

约1/5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2009年以前,除了城镇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村屯外,沈阳绝大部分的农村生活污水都采取散排或者简单收集直排的方式进行排放。随着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沈阳在重点流域周边的行政村建成了一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97处,含动力型设施75处,全市约1/5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为使这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得到有效运行,沈阳市出台了奖补政策,通过区、县(市)政府招标选取第三方公司开展设施社会化运营,并由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日常监管。“目前,全市动力型设施基本实现了有效运行,无动力设施也有专人管护。”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索丽珍说,“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得到了有效管控,农村水环境也在持续改善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全面开建

今年初,我市把完成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3个乡镇1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生态环境局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制定建设方案,截至目前,辽中区项目已完成施工并通水测试,法库县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新民市项目已开标并确定施工单位,近期将进场施工,康平县项目也已开标。

今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在沈北新区组织召开了全市美丽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场会。“通过实地考察3种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各涉农地区政府互相交流经验,根据各地区特点分区分类选择治理模式和技术。”索丽珍表示,各地区还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工作有机结合,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并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各地区今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2处,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40余处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治理完成

今年4月,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下,生态环境部门、各涉农地区、第三方共400余名工作人员在全市涉农地区范围内对黑臭水体进行了逐村全面排查,通过涉农地区自查、市级督察、第三方核查等多渠道排查,全市共排查137个乡镇(街道)约1440个行政村,调查两千余个点位,已建立了黑臭水体台账并动态更新。在排查过程中,各地针对面积小、水量少的近百处黑臭小坑(塘)结合“三清一改”工作,采取清垃圾、抽污水、排淤泥等方式“立行立改”。

截至目前,在全市已排查出的黑臭水体中,目前已基本治理完成40余处,剩余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唐心萌

(唐心萌)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