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发现一新种秋海棠——滇南秋海棠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称“版纳植物园”)获悉,该园园林园艺部工作人员在云南普洱地区进行物种调查时发现的一秋海棠属植物确认为新种,并正式命名为“滇南秋海棠”。

云南普洱发现一新种秋海棠——滇南秋海棠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8-27 08: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称“版纳植物园”)获悉,该园园林园艺部工作人员在云南普洱地区进行物种调查时发现的一秋海棠属植物确认为新种,并正式命名为“滇南秋海棠”。

据悉,秋海棠属为维管植物第六大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分类学家研究的热点类群;且品种丰富、花叶兼赏、应用广泛,极具园艺开发价值。中国是秋海棠属植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约有204种,其中云南分布的种类超过110种。

图为滇南秋海棠花朵。版纳植物园供图

图为滇南秋海棠花朵。版纳植物园供图

2017年,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部工作人员申健勇、郗厚诚等人在普洱地区进行“西南-滇南地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项目目标物种调查时,发现一未知的秋海棠属植物,引种回版纳植物园苗圃栽培。随后,植物园植物引种与信息管理组王文广、申健勇和马兴达等在对苗圃秋海棠属植物清查、鉴定时发现,其可能为一新种。

科研人员发现,该种在形态上与产自云南麻栗坡县的粉叶秋海棠极为相似,但其生花茎、叶柄和花序梗及子房上有红色的细条纹,且茎和叶柄上有极短的贴伏毛,叶片宽卵形,苞片小,蒴果的长翅更长,可明显区别于后者。

研究人员通过查阅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秋海棠属文献和相近种模式标本对比,最终确认该物种为一新种,命名为滇南秋海棠,并以《Begonia austroyunnanensis, a new species of Begonia (Begoniaceae) from Yunnan,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Taiwania》上。

图为滇南秋海棠果实。版纳植物园供图

  图为滇南秋海棠果实。版纳植物园供图

据介绍,目前,滇南秋海棠在野外仅发现一个居群,数量少于100株,且分布点不在保护区内。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等级评估标准,暂时评估该新种濒危等级为极危。

科研人员表示,现已发现的滇南秋海棠生长在农田附近,野外生境受到严重的人为活动干扰,急需加强保护,并对周边地区进行更详细的野外调查,以期有更多野外居群被发现。

(下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