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杭州西站站房设计方案今天亮相,中国火车站将开启4.0版本

西站周边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西站科创新城(待命名),规划布局为“一心、一园、一带、多组团”,将和杭州西站一同整体开发建设。关于杭州西站枢纽站房设计,都市快报对程泰宁先生进行了专访,一起来听听他的解读吧。

惊艳!杭州西站站房设计方案今天亮相,中国火车站将开启4.0版本

来源: 都市快报
2019-08-21 07: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火车站的门口设置一座‘云门’,迎接八方来客到杭州这座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样的寓意既亲切,又浪漫!”经过两年左右的规划设计,杭州西站枢纽站设计方案今天终于亮相了。

这也意味着杭州西站距离正式开工建设又进了一步。

杭州西站区位示意图。制图 高薇

方案展示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4楼(江干区新业路229号,杭州市民中心裙楼L座),现场有专业人员讲解。

现场设有意见箱,市民有关于站房方案设计优化的金点子,或对于西站科创新城的名字有相关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在现场提出。

展示从今天开始到8月25日。

南广场设置“云门”

寓意欢迎和自由流动

杭州已有历史悠久的杭州站、杭州东站和杭州南站等铁路枢纽车站。即将开工建设的杭州西站可以说是杭州最“年轻”的铁路枢纽之一。

既然“年轻”,设计理念也就显得更加现代和前卫,它将立足“国际视野,高点定位”,坚持“大TOD”发展、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的理念,力求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打造综合交通示范点、科创走廊会客厅、绿水青山园中站、世界名城新名片。

备受市民关注的西站站房部分,正是其设计理念的体现。整个站房以“多维一体的交通组织,理性而充分的综合开发,既有江南气质又具未来感的城市空间”为设计理念,整体以“云”的形象出现,形成既统一、又鲜明的整体造型。“云”既呼应了杭州独有的山水格局,又象征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精神。

杭州西站枢纽站房鸟瞰图

包含综合交通和地方配套在内,西站站房占地约15公顷,铁路站场为东西向高架形式,站房南北最宽处为312米,地上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车站和铁路配套约3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和地方配套约20万平方米。

站房最高处约52米,地上共5层,一层是高铁出站层和通行公交、大巴、出租车、社会车辆等综合交通设施层;二层是快速出站和城市服务设施层;三层是高铁站台层;四层为高架候车厅和高架落客平台层;五层是空中花园连廊和候车室旅客服务层。其地下空间的部分则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停车设施。

南广场计划设置一座“云门”意向的建筑。

云门

在杭州西站的南广场,将计划设置一座“云门”意向的建筑,它是西站枢纽和城市联系的门户,规划设置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还具有长三角科创展示中心、良渚文化展示等功能。

项目设计团队的工作人员说:“火车站是一个人员流动和集散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来到杭州的第一站。云飘浮在空中,可以自由移动,用‘云门’欢迎来到杭州的人们,这样的寓意使两者刚好契合。”

除了寓意着人流,“云门”还寓意着数据的流动。

“杭州是互联网新经济之城,西站所在的未来科技城更是新经济高地,这扇‘云门’还代表着互联网信息数据间的自由流动,象征着高度发达互联网信息新经济。”

无柱空间

西站的站房在设计上体现了独特的空间形象。面宽78米的无柱空间使高架候车厅更显宽敞明亮。其内部四向立面设计和空中花园连廊,创造出独特的江南韵味。

“云谷”设计让旅客可以快速进站

自然光线可直接照进地铁站厅

杭州西站计划引入新建的商合杭、沪乍杭、杭温、杭临绩等铁路,可通达上海、南京、黄山、武汉、南昌等国内大中城市及省内各个方向,更是“轨道上的长三角”节点工程。

杭州西站枢纽站房西立面

从杭州西站11台20线的站场总规模设计来看,它的规模小于杭州东站。但从其引入的铁路线走向来看,通达性或并不弱于杭州东站。

这么多的铁路线,将为杭州西站带来巨大的铁路客流。这些客流还将与地铁、公交等市内交通形成巨大的换乘效应。因此,西站交通流线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西站充分利用了铁路站台下部空间,集中设置公交、大巴、网约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换乘空间,利用两个铁路站场中间拉开,形成“云谷”,引入自然光线直达地铁站厅层。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形成以人为本、多维一体的交通组织。

云谷

西站利用两个铁路站场中间拉开形成“云谷”,联通南北广场,打造高效的中央进站系统,来自市内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大量客流可以通过中央进站系统直达高架层,与高架匝道进站旅客共享东西两侧腰部进站大厅,缩短旅客流线,让旅客可以快速进站。

候车厅北向直面吴山、寡山,使乘客在候车厅中就能看见站外的青山绿水,营造出绿水青山园中站的意境。

TOD模式引领开发的西站科创新城

将体现空间大疏大密,城景有机结合

和其他一些火车站庞大低矮的建筑不同,杭州西站在站房的上方规划了多幢摩天大楼,使整个车站显得特别高大。未来,这些大楼在丰富美化杭州城市天际线的同时,还将承担商务和商业等多重功能。

这充分体现了杭州西站“站城一体的功能布局理念”。站中有城,城中有站,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和文化体验。其高架式站场设计,还提高了城市地面南北向的连通性,通过城市服务设施层和空中花园连廊,营造站城融合良好的慢行体验。

西站周边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西站科创新城(待命名),规划布局为“一心、一园、一带、多组团”,将和杭州西站一同整体开发建设。

一心为城市核心,即西站枢纽及站城综合体,站城综合体概念方案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分布于站房南北两侧,规划文化、商业、休闲、公寓、办公等业态。

一园是北部的待命名的两山公园;一带是联山融水的人文生态带;多组团则是有多个宜居宜业的复合型社区。

结合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西站科创新城将扩大西站枢纽的辐射效应。利用和保护好城西优美的自然环境,核心区采用高强度高密度开发,枢纽北侧利用吴山、寡山的真山真水打造大面积生态文化公园,实现站在城中、城在园中、城景交融、蓝绿交织,打造“站城一体、三生融合”的高铁枢纽和生态科创新城。

杭州西站枢纽是中国火车站的4.0版

——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先生专访

杭州西站枢纽站房,由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先生领衔的中联·筑境设计团队为主设计。

程先生和杭州颇有缘分,浙江美术馆、杭州城站、黄龙饭店等都是他的作品。

关于杭州西站枢纽站房设计,都市快报对程泰宁先生进行了专访,一起来听听他的解读吧。

  程泰宁院士。摄影 江玥

总体构想

城站一体、融合发展

我曾主持过杭州城站站房设计,杭州火车东站也参加了竞标。对杭州我很有感情,所以当听说杭州西站站房征集方案,很快就决定要设计一个我心目中的杭州西站。

我们多次考察未来科技城,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它是杭州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这里的火车站,也要和未来科技城定位匹配,它要能为未来科技乃至整个杭州的发展,增添活力。

最终,形成了城站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构想。

方案经过多轮修改

西站枢纽方案经过多轮修改。

第一轮我们做了一个10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和2平方公里站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融入酒店、会议中心、住宅、博物馆、大剧院等,希望能带动整个未来科技城的发展。

后来又改了多次。

未来铁路枢纽开发,应该是尽可能深入城市中心,通过各种交通方式的引入,城站一体。因此车站不再仅仅是交通中转,还要融合休闲娱乐、会务会展、旅游住宿等,承载城市综合功能,改变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布。

杭州西站枢纽是个大湿地公园

犹如建在“水之上、云之下”

按照设想,杭州西站枢纽是一个和杭州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的大湿地公园,所有的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犹如建在“水之上、云之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比较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古人园林设计比较推崇“枕上见千里”“天地入我庐”;“不下堂筵,坐穷丘壑”的意境。不用走出屋外,山水本意已全部了然在心。这也是我做设计一直坚持的理念。

设计过程中,相关领导多次提到,这里能不能看到吴山、寡山(西站枢纽北面两座山)。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把西站枢纽站房和杭州西部生态带融为一体。

中国火车站发展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从50年前开始研究火车站。目前中国火车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0版就像现在的北京站,1959年建国10周年设计建造。这个阶段的火车站,是城市的大门,重点是好看不好看、宽敞不宽敞,所以北京站建造得富丽堂皇,对城市交通以及配套功能结合上,考虑得比较少,人车混流,下了公交站走到车站门口将近1公里。

2.0版以现在的上海站为例,设计了高架候车室等,大大缩短乘客购票、候车、乘车的路程。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立体设计的理念。但上海站的最大问题,还是平面进、平面出。东西两个出口,出站人流在广场有交叉。两个进口,横向也有交叉,显得很乱。

杭州城站完全是按照立体交通来考虑的。地下出,高架进,两股人流不会有交叉,所以很有秩序。当时我们考虑,至少一半的人会从地下离开,根本不需要到地面来,所以我就把售票、候车厅都设在高架层,同时预留很多平台,用于缓解高峰人流。地铁也考虑进去了。

20多年前,杭州连地铁的影子都没有,别说立项了。但设计的时候我还是坚持引入地铁。当时预算不多,还需要盾构部分地下工程,预留出口,会影响工期,争论非常激烈。最后决定找市领导拍板。市领导说,咱们还是应该看远一点。就是这一句话,这个方案就落实了,所以后来地铁1号线进城站的时候,地铁就接进去了。当时要是不预留,现在再想接入,重新开挖,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到了城站,就是标准的2.0版了。

3.0版什么特点呢,除了立体交通组织之外,站房本身设计有很大突破。候车室,以前是不连通的,现在打通了。比如火车东站、南京南站,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很宽敞明亮的候车室,视线通透。你不必担心找不到候车室,找到一个入口就行了。也更符合交通要求,跟城市交通有一定的结合。

我们现在想做的西站枢纽,是4.0版。特点是进一步加强高铁站和各交通方式的衔接。西站枢纽有4条地铁引入,另外,长途客运、出租车、社会车辆也都进去了,完完整整成为一个综合交通枢纽。

更重要的一条是,西站枢纽做到了站城融合。现在我们看高铁站,不是只看站区这一部分,要看和整个城市的融合度。西站枢纽远远看去,就是一座城市建筑,东边是良睦路,西边是高架,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就开始进行交通分流,因此从更大范围把交通疏解了,不会像火车东站一样导致交通拥堵。

“云系列”设计

打造中国火车站4.0版样板

西站枢纽总共5层,特色之一是站房十字云谷形通道。现在的高铁站,一般都是单向通道、双向通行。西站枢纽站房的十字通道,相当于东西和南北双向通道、四面通行。

现在的高铁站,出租车很难找。在西站枢纽设计的时候,我们把中间轨道拉开,这么一个区段是没有轨道的,形成一个光谷。阳光可以通过光谷一直照射到车站里。乘客可以通过这个光谷,看到地下的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可以特别清楚明了地找到要去的地方。说不定以后会成为杭州西站的一个景点。

除此之外,西站枢纽还有云轨、云门、云厅等“云系列”设计,既融合了当地的自然山水,又融合未来科技城“未来感”“科技感”,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站4.0版的一个样板。

见习记者 黄煜轩 记者 殷军领

通讯员 范苏琪

(殷军领)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