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里走出的青年民警 看到路灯止不住落泪

他是一名80后,从小受同为铁路民警的父亲影响,三个高考志愿,他填报的全是警校,当时的初衷更多的是想了解父亲的工作,解开他心中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疑问。那时,晓桐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由于当地交通极不发达,回家对他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

从大山里走出的青年民警 看到路灯止不住落泪

2019-08-20 10: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他是一名80后,从小受同为铁路民警的父亲影响,三个高考志愿,他填报的全是警校,当时的初衷更多的是想了解父亲的工作,解开他心中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疑问。从警之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区的驻站点,成为一名驻站民警,在那里一待就是两年多。山里的工作,使他明白铁路公安工作的艰辛,更加深了他对父亲工作的理解,他就是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铁路公安处内保支队民警王晓桐,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优秀青年民警。

为了解父亲 他报考警校

晓桐的父亲叫王春杰,是一名常年从事宣传工作的老民警。在晓桐的记忆里,一到寒暑假就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尤其是每年暑期,更是两个月看不见他。在他手机里至今还存着一张和父亲的合影,那天是他三岁生日,当时正值暑期,父亲从北戴河匆匆赶回来,陪他吃了中午饭,拍了张照片,便又匆匆地赶回北戴河。晓桐说那天他特别开心,因为他终于见到了一个多月未曾见过的父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父亲的工作有的是更多的不解,为什么父亲总是那么忙?为什么其他同学都有父亲陪同参加家长会和课外活动,而自己身边只有母亲一人。那时他心里总是想,警察有这么忙吗?而每次和父亲聊天,内容全是警营中的趣闻轶事和民警的先进事迹。为了解开心中疑惑,高中毕业,他的三个志愿填报的都是警校。

当了铁路民警 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警校毕业后,他考进了铁路公安队伍,随后被分配到章村站派出所。这是一个处在太行山深处的货运站派出所,车站周边散落着十几户村民,平均每周会有一列运送铁精粉和煤粉的货运列车在此停靠。晓桐的工作除了在列车停靠时对车厢进行巡视看护,每日还要对辖区线路进行巡视,由于当地经济落后,村民都舍不得用电,山里的夜色更深,唯一的光源就是头顶的月亮。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晚上固定的夜巡,线路两边都是高耸的山峰,廖无人烟,各种鸟兽的鸣叫不绝于耳。当地山民有一种习俗,人死后,不土葬,而是将棺材塞进悬崖峭壁上的山洞内。到了夜晚,巡线时经常能看到一团团磷火在峭壁上悬浮,每当这时,他更加渴望能看到城市里的路灯。

那时,晓桐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由于当地交通极不发达,回家对他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

为了能早点到家,他要早晨5点从派出所出发,先走4、5里山路,来到省道搭乘路过的货车到达新城镇,再从新城镇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来到沙河县,从县城坐绿皮火车到邢台市,再通过石家庄站转车回到天津。

晓桐说他第一次从派出所回到天津,看到马路上的路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就这样,晓桐在章村站派出所一待就是两年多,在大山里的工作,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的心胸更加豁达,更让他理解了铁路公安工作的不易和珍惜当下。

7次参加暑运 已帮助多名旅客

2013年,晓桐调入天津铁路公安处,有了之前的工作经历,使他对每项工作都充满了干劲,在他看来如今已经没有困难能够困得住他,没有任何挫折能够击倒他。今年是他第7次参加暑运工作,在执勤队中,他总是冲在工作的最前沿,救助腿卡座椅缝隙的儿童,帮助盲人旅客出站,为旅客找回丢失的万元现金,类似这样的事迹,一个多月来每天都在他身上发生。如今,晓桐的儿子也将年满3岁,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他,此时也更理解自己的父亲,面对工作和家庭,他们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通讯员 吴庆伟

1 2 下一页   >>|

(叶婉)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