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把脉问诊” 群众舒心满意

采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60余万份、电子病历80余万份,实现市直医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互联共享;长沙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蝶变,源自去年7月至9月,长沙市率全国之先开展“联动专项巡察”的“把脉问诊”。

巡察“把脉问诊” 群众舒心满意

来源:湖南日报 2019-08-15 08: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采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60余万份、电子病历80余万份,实现市直医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互联共享;今年上半年,长沙各市属医院较往年同期相比直接减少就医费用3.3亿元……

这一系列数据,折射出长沙市卫生健康系统作风行风的显著变化。

长沙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蝶变,源自去年7月至9月,长沙市率全国之先开展“联动专项巡察”的“把脉问诊”。

3个月“体检”直击痛点

去年7月至9月,长沙市委派出7个巡察组对市卫生健康委(原市卫生计生委)和市属6家医院开展“联动专项巡察”,目的是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经过3个月的“全面体检”,巡察组共反馈相关问题317个,推动上缴各类违规资金2796万元,发现有关问题线索35件,其中涉及处级干部19人、科级干部14人。

同年10月,在情况集中反馈暨整改动员会上,市卫生健康系统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及医院管理人员,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廉政教育和思想整改。一场围绕如何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的系统性改革,随即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铺开。

“‘联动专项巡察’为系统内各单位祛除病灶、刮骨疗毒提供了契机,也为全系统深化改革提供了恰逢其时的推动力。”对此,该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敏深有感触。

向看病难、看病贵“开刀”

“看病难、看病贵”,是巡察反馈时出现的“高频词”。

为推动整改,长沙市卫健委制定《立行立改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工作方案》,开展“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收费”等“四个不合理”问题专项整治。

截至今年上半年,各市属医院较往年同期相比,直接减少就医费用3.3亿元,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

就诊排长队,患者诟病已久。长沙市一医院启用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市民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全流程智能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患者来回奔波的问题。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市公立医院推广开来。

在长沙县,居民只要每人每年交8元钱,就可以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血压患者宋江平说,平时家庭医生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保健和用药指导,如果需要看病,通过家庭医生转诊预约上级专家,挂号费全免,大型检查优惠15%,也不用排队了。

目前,长沙市7家市直医院全面实现住院、门诊病历电子化,采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60余万份、电子病历80余万份,实现住院服务价格、药品清单、费用缴纳、出院业务等一站式、自助式即时查询和结算。

让“潜规则”变“明规则”

过去,卫生健康系统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向医院免费投放医疗器械,把成本折算进相对应的试剂、耗材中,医院运营成本增加无疑要转嫁到患者身上。

为有效根治这种现象,长沙市卫健委出台《长沙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低值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阳光挂网采购监督管理相关规定》《招投标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工作方案》,把各个环节更好地晒在阳光下。

如今,这种“潜规则”现象正在各公立医院逐步得到规范。

长沙市卫健委党组还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开展党建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党委领导力和凝聚力。以党建促整改、以党建带发展,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氛围。

今年6月21日至27日,长沙市属6家公立医院党委、纪委集中换届。长沙市委充分运用巡察的精准“政治画像”,把巡察成果作为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真正做到了干部人岗相适、能上能下。

风气正、人心齐。以让群众更舒心、更满意为落脚点的系列改革,如今正在长沙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推进。(记者 张斌 刘燕娟 通讯员 甘艳)

(张斌 刘燕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