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伙捐献淋巴细胞救助香港同胞

记者 赖有光 摄  “救助香港同胞,我义无反顾。非亲缘人群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一辈子都无法捐献。记者从中华骨髓库广西管理中心了解到,广西目前成功入库的志愿者有6.2万人,已成功捐献300多例,其中涉外捐献达20例。

广西小伙捐献淋巴细胞救助香港同胞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2019-08-15 09: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西小伙再次挽袖救助香港同胞

继去年10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8月14日捐献淋巴细胞为患者延续生命

  血细胞分离机正采集李先生的造血干细胞。记者 赖有光 摄

“救助香港同胞,我义无反顾。”8月14日8时,广西小伙李先生在南宁开始了淋巴细胞的采集。在整整三个小时的采集过程中,他始终面带笑容、神态放松。继去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时隔10个月,李先生再次捐献淋巴细胞,当天采集到的100毫升外周血淋巴细胞混悬液将由受助者医院的志愿者护送至香港,再次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感觉怎么样?”“没什么感觉,就是躺在床上不能活动,有点累。”在血细胞分离室,护士不时地询问李先生的身体情况。这已经是李先生第二次走进医院的血细胞分离室。为了这次捐献,他特意申请了调休,还把正上幼儿园的儿子带在身边,希望能言传身教,让孩子今后能成长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十年前,李先生第一次参与献血,十年不曾间断。电视上、报纸上一个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于2015年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非亲缘人群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一辈子都无法捐献。去年10月,李先生顺利为一名患有血液病的香港同胞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7月初,李先生再次接到中华骨髓库广西管理中心打来的电话,当时他忍不住“咯噔”了一下:担心病人出了什么事,果然,电话那头说,患者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能延续生命的希望。

“既然身体允许,我肯定义不容辞。”听到消息后,李先生没有丝毫犹豫,经过一系列体检后,决定进行第二次捐献。8月14日,经过3个小时,100毫升左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混悬液顺利完成采集。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广西管理中心了解到,广西目前成功入库的志愿者有6.2万人,已成功捐献300多例,其中涉外捐献达20例。李先生是今年的第29例捐献者,同时也是广西第314例捐献者。(记者 廖欣)

(廖欣)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